與人相處,是外力,與自己相處,是內功。
你不強大,再多的人脈也沒用。
01
村里有個鐵根叔,哪里人多他往哪里鉆,大事小事都有他的身影,紅白喜事他都隨份子。鐵根叔的處世哲學是,朋友多了路好走。
他每天忙著跟那些“朋友”抽煙喝酒,田里的活兒幾乎不插手,家里一窮二白,老婆孩子提起來直咬牙。
鐵根叔表面上是村里的“紅人”,實際上沒人看得起他。
工作后,也會遇到一些同事,心思不在工作上,整天就想著跟誰搞好關系,拉個小圈子,加個小團體,以為下班后一起K個歌就是朋友,兩杯酒下肚就敢拍著胸脯兩肋插刀了……想想真是幼稚。
打鐵還需自身硬,每天想著“搞關系”而不是通過獨處自我提高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
02
畢業五年后,一個班里的同學突然與大家拉開了很大的差距。
更讓人驚訝的是,那個最優秀的人竟然是平日里最“低調”的人。
過去的五年里,你很少見他發朋友圈,他升職、加薪、去國外深造的故事都是你從別人口中聽到的。
你不知道的是,畢業后,他只身來到上海,住在一個只有四平米的過道里,前兩個月要靠朋友接濟才能吃上飯;
你不知道的是,畢業后的第一年,除了工作,他幾乎沒有任何的人際交往,每天把自己鎖在家里看書,一年后,他通過了華東師范的在職研究生考試;
你不知道的是,為了獲得出國深造的機會,他每天晚上一個人對著鏡子練習發音,每天早上一個人在天臺上朗誦……
你知道的都是他人前的光鮮,卻不知道這份光鮮都來自于一個人在背后默默的努力。
很多人之所以無法獨處,是因為他們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03
要獨處,這幾種能力應該具備:
◆做飯
就算一個人生活也不要總是點外賣,只要你的房間里有了一點煙火氣,就會幸福感倍增。
◆讀書
這一點可以說是非常重要了,不要把獨處的時間過得渾渾噩噩,這是你最好的學習時間。
◆保持健康
你不一定要花幾千元辦張健身卡,一周跑兩次步,一次45分鐘,每天做100個仰臥起坐60俯臥撐,足夠了。
◆自我批評
小時候媽媽經常在我們身邊嘮叨,你這樣不對,那樣不對……長大后你會發現,身邊再也沒有一個能隨時指出你錯誤的人了。這就需要你養成自我批評的習慣,經常審視自己都做了什么,哪里有待改進,哪里做的不好,哪里值得肯定。
◆取悅自己
一個人的生活有時候真的太苦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你可以偶爾放縱一下自己,看場電影,吃一頓大餐,請假去旅游,通宵玩游戲……獨處的人應當對自己好一點。
04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對于你的痛苦,90%的人并不關心,9%的人聽了還會很開心,只有1%的人真正關心你。
而就算是這1%的人,也無法做到感同身受。
因為這世界上大部分的路,都要靠你自己的腳去丈量;大部分的痛苦,都要靠你獨自去消化。
小時候依賴父母,上學后依賴老師,長大后依賴朋友,結婚后依賴愛人,年老后依賴子女……這世界上最靠得住的人,明明就是你自己啊。
等你足夠強大,相應的圈子會主動來吸納你。無需自作悲憫,更無須刻意討好,你需要的是自我豐盈與精彩。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