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句話說得好,你是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誰在一起。
“畫眉麻雀不同嗓,金雞烏鴉不同窩。”一個人的朋友圈子,往往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修養、甚至是人生成就。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子,人又有不同的層次,圈子便也參差不奇,每個圈子里的人都有著那個圈子里獨特的群體特征。
群體的疊加,又使得每個圈子都自帶各自的能量場,高層次的圈子自帶正能量場,低層次的圈子則自帶負能量場。
而生活在群體環境里的人,很容易受到環境影響,所以,你有什么樣的圈子,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
如果你想讓自己活得有質量,就不要混跡低層次的朋友圈。
前段時間和表姐聊天,她說自己曾經就主動退過一個朋友群,還因此惹怒群里的一些朋友。
那時候,微信剛剛興起,表姐也已經畢業了幾年,幾個學生時代要好的朋友有了微信后,紛紛互加微信,還建了群,表姐也被拉了進去。
起初,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都在追憶似水年華,姐妹們的關系也因此越拉越近。
可時間一長,表姐發現這個群似乎成了一個負能量垃圾場,幾個朋友不是抱怨老公無能,婆婆奇葩,就是吐槽工作太苦,老板小氣。
就連那些正能量滿滿的小事,到了她們嘴里也都變了味。
誰家的日子過得不錯,她們會說,關上門還不一定什么樣;
誰家媳婦打扮精致,她們會說,穿成這樣,肯定在外面偷男人;
誰家女兒出國留學,回來后年薪百萬,她們會說,女強人難怪嫁不出去。
有的人,永遠無法跨越階層,并非是因為階層的厚度,而是他們永遠站在背陰面,無法被陽光滋潤,自然難以茁壯成長。
為了遠離負能量,表姐頂著壓力退了群。
她說,負能量爆棚的朋友圈,一定要遠離,因為消極的人會偷走你的夢想,耗盡你的動力,影響你往前邁進的步伐。
自媒體人小北說過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
一段好的感情,應該是兩個人都自帶光芒,照亮對方,讓彼此看到希望,而不是一味地去消耗,拉對方走進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洞。
無論友情還是愛情,都應該如此。
02
記得《歡樂頌》里的一句經典臺詞是:常與同好爭高下,不共傻瓜論短長。
意思就是,常常與志同道合的君子爭高下,互相激勵能提升自己,和低層次的傻瓜爭論生活中的雞毛只能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毫無益處。
我有一個朋友葉子,畢業的時候就職于一家普通的中型公司,剛進去的時候,就發現自己難以融入同事中的小圈子。
因為他們的工作日常除了歡脫的東家短西家長,就是今天哪個明星出軌了,明天哪個明星又公布戀情了。
工作于他們而言就好像是一項副業,總是很容易就能完成,更難的似乎是如何在經理走到自己身后之前把聊天窗口關上。
以至于葉子有時向他們請教工作上一些專業性的問題,也會被嘲笑是假正經。
葉子說,剛開始為了搞好人際關系,她也會附和那些老員工,和他們一起聊八卦。
但有一天她想明白了:混錯的圈子,不如不混,否則,自己的努力會被殺死,生活也會變得麻痹。
那些職場老油條每天都活得很輕松,領導極少給他們分配有挑戰性的工作,看上去似乎混得還不錯。
而一直被他們當作是異類的葉子,卻總是接別人不愿意干的活,似乎過得更加不容易一些。
但是,三年后,葉子跳槽了,從普通的項目經理跳到新公司做業務總監。
在新公司里,葉子接觸的都是職場精英人士,和優秀的人一起共事,每天都在成長,工作也上了一個臺階,薪水已遠遠超過當初每天聊八卦的老同事。
圈子,真的決定著一個人的命運和未來。
想知道一個人混得怎么樣,看他的朋友圈子就知道,窮人的圈子大多是窮人,而富人的圈子大多都是牛人,當你有一百萬和有一千萬時,你的朋友圈子是不一樣的。
當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蒙牛董事長牛根生為了防止蒙牛被境外機構惡意收購,當晚給圈內人提出資金倡議。
柳傳志、俞敏洪、江南春等大佬立馬送出2億資金,熟悉境外股市的歐亞平立刻安排操盤手買進蒙牛股票,保證股價不被境外惡意買家操控。
這就是圈子的力量。
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
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懶惰;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消沉。與智者同行,高人為伍,你一定不會甘于平庸。
你所在的圈子,就是你未來人生的樣子。
03
賈平凹在他的《游戲人間》里寫道:朋友的圈子其實就是你人生的世界,你的為名為利的奮斗歷程就是朋友的好與惡的歷史。
如果你想聰明,那你就要和聰明的人在一起;如果你想優秀,那你就要和優秀的人在一起,要適時的遠離一些帶給你負面影響的朋友。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段子:
“你以后不要跟那些學習成績不好的人玩!聽見了沒?”
“……聽見了,媽媽。”
“孩子,你在學校有誰經常跟你玩啊?”
“沒人跟我玩。”
“為什么啊!”
“因為學習成績好的不帶我玩……”
這個段子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如果想要升級你的圈子,也別忘了升級你自己。
想進一個高層次的圈子,還要看你夠不夠分量。
《包法利夫人》里的艾瑪,是窮裁縫的女兒,嫁給了一個平庸的農村醫生,但她卻極其渴望進入巴黎貴族的圈子。
于是艾瑪參加伯爵的宴會、搭訕鄉紳、和巴黎大學生調情,不放過任何一次向上層社會進軍的機會,最終卻一次次失敗,一次次被拋棄。
因為她不夠分量,不夠格。即便和他們認識,有了他們的聯系方式,也無法真正融入到他們的圈子里。
周國平說過:
高質量的友誼總是發生在兩個優秀的獨立人格之間,它的實質是雙方互相由衷的欣賞和尊敬。
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價值,配得上做一個高質量的朋友,這是一個人能夠為友誼所做的首要貢獻。
使一種交往具有價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價值。
正所謂鮮花盛開,蝴蝶自來。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