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找到工作的青年,一般有三種情況:一是缺少求職技巧的人;二是缺乏就業(yè)競爭力的人;第三種人我覺得最糟糕——他們認為“僅為生存工作是可恥的”,認為“大學(xué)生去當家政,掃廁所,去賣肉……是丟人的行為。”這種丟人的感覺,恰恰是最丟人的!
生存永遠在成功之前,換言之,靠自己的勞動贏得生存,本身就是一種成功。假如上帝暫時沒有給你很多機會,就讓你掃廁所,那么你就必須面對現(xiàn)實,把廁所掃好。我在美國就掃過廁所。如今職場競爭激烈,人必須樹立最基本的就業(yè)價值觀:靠自己的勞動生存,永遠是最基本的追求!只有把胃填飽之后,才有機會充實頭腦,提升自己。
偉大出于平凡,輝煌也來自卑微,微軟離破產(chǎn)永遠只有半年,你離挨餓或許只有三天。首先要生存下來,才能更好地追求其他夢想。
我有個親戚,大學(xué)剛畢業(yè),去搬電腦,我說祝賀你了,就從搬運工做起。哪個旅館的總裁不是從端盤子、打掃房間開始的?沃爾瑪特的創(chuàng)始人,就從一個小雜貨店起家。美國著名影星史泰龍、施瓦辛格,在成名之前都曾做過裸體模特,李嘉誠14歲就肩負養(yǎng)家糊口的重大責(zé)任,天天琢磨下一頓吃什么……當年我這個北大教師,一心想成為音樂家或者哲學(xué)家,但到了美國,也感到生存的艱難。我洗碗掃地,給必勝客送外賣,就差流浪街頭了。把滾燙的比薩在沒有變冷變硬之前送到客戶手上,成了我惟一的藝術(shù)追求——同事笑我:送個比薩也這么激情!可是我感到自豪,激情不是浮躁,不是幻想,激情是執(zhí)著當下,全身心投入,激情是做好眼前事的一種素質(zhì)。
我承認浮躁是一種時代必然。同樣教育背景的人,有人月薪幾萬人民幣,有人1000元人民幣,人心不可能不浮躁,但是,你必須把手頭的工作做好,才可能真正進入一個成功者的境界。所謂成功者,并不單純指百萬富翁,也包括那些完美地完成一件工作,進而完成每件工作的人。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