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問題:“你見過最不求上進的人是什么樣子?”
點贊數第一的回答是這個:
我見過的最不求上進的人,他們為現狀焦慮,又沒有毅力踐行決心去改變自己。三分鐘熱度,時常憎惡自己的不爭氣,堅持最多的事情就是堅持不下去。
終日混跡社交網絡,臉色蠟黃地對著手機和電腦的冷光屏,可以說上幾句話的人卻寥寥無幾。他們以最普通的身份埋沒在人群中,卻過著最煎熬的日子。
正如王小波所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前段時間,首富王健林一天的行程表在網絡上火了。
01
王健林這天4點起床,45分鐘的健身和半個小時的早餐之后,立馬趕往機場。經過5個多小時的飛行,他從雅加達到達海口,中午在海南迎賓館與海南領導會見,隨后參加海南萬達項目的簽約儀式。
下午13:20便餐之后,再次前往機場,在空中三個多小時之后落地北京,晚上七點鐘左右到達辦公室。
這樣算算,首富每天的工作時間在12小時以上。已經六十多歲的王健林甚至比我們年輕人更加有活力。
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在業界以早起出名。蘋果的員工會在黎明時分的4:30就收到他的電子郵件,且每日如此,他們已經習以為常。庫克也會在5點鐘的時候準時出現在健身房。
還有已80多歲高齡的李嘉誠,從早年創業至今,一直保持著兩個習慣:一是睡覺之前,一定要看書;二是晚飯之后,一定要看英文電視,不僅要看,還要跟著大聲說,因為“怕落伍”。這種勤奮和自律,非一般人能比。
為什么面對如此高強度的工作,這些人還能如此自律,把工作安排的游刃有余。說到底,還是他強大的自我管理能力。而這樣的人,往往也更容易成功。
有一段話說得很好:
熬夜看電視劇、泡酒吧、逛夜店、紋身、買醉……這些事情看起來很酷,但其實一點兒難度都沒有,只要你有點兒錢、有點兒閑就都能做到。
但更酷的是那些不容易的事情,比如讀完一本書、堅持早起、有規律地健身、穩定體重等。這些在常人看來無聊且難以長久的事情才更加考驗一個人,也更能鍛煉一個人。
02
哈佛大學有一個十分著名的關于目標和自律對人生影響的跟蹤調查,對象是一群智力、學歷、環境等條件都差不多的年輕人。
調查結果發現: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且長期的目標。
25年的跟蹤研究結果顯示,他們的生活狀況及分布現象十分有意思,那些占3%有清晰且長期的目標者:
25年來幾乎都不曾更改過自我的人生目標;
25年來他們都朝著同一個方向不懈地發奮;
25年后他們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的頂尖成功人士。
那些60%的模糊目標者和27%沒有目標的人群,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面,沒有什么突出的成績,只能在自己的工作上怨天尤人。
由此可見,那些極度自律,對自己有要求的人,通常可以生活的更好。
什么是最好的生活狀態?我認為自律才是最好的生活的狀態。原因很簡單,只有自律的人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這種“一切皆在掌控之中”的安全感,才能讓人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自由。
《少有人走的路》里有這樣一句話:“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
03
說起自律,我們常常會想到都是如何早睡,早起,喝足夠的水,吃健康食物,堅持運動,持續學習,不一而足。
然而,自律不僅限于此,它是一種強大的自我管理能力,它還包括更多的時間自律、情緒自律、關系自律等等。
在我們的生活,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
買了很多的書,下決心要好好看書。可以一個月過去了,書還停留在剛開始的幾頁;
滿懷壯志的制定了很多的計劃,最后只堅持了幾天就放棄了;
辦了健身卡說要運動健身,可是最后卻成了再不用就過期了……
為什么我們一開始豪情滿滿要去做的事情,到最后都不了了之,說到底都是因為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
蕭伯納說過: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那些成功的人,都擁有明確的目標和達成目標的自律。
在紛擾的世間,我們會面臨很多誘惑,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要處理。
如果缺乏定力和遠見,不懂得約束自己,生活的方向就很容易失控,以致隨波逐流,迷失自己,成為受外在牽制的奴隸。
唯有一個自律的人,才能理清生活中的細枝末節,讓其各安其位,穩當妥帖,串聯起井然有序又自在輕盈的人生。
04
自律是一種技能,由一系列的習慣組成,與開車、 打球并沒有什么不同。
既然是技能,就說明自律并不是天生的,可以通過后天習得,如同我們的肌肉一般,可以被訓練。
今天,師從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清華大學簽約教授——那國毅教授帶著《現代管理學之父教你自我管理》來到有書。
他是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的親傳弟子。德魯克的思想深深影響了括杰克·韋爾奇、比爾·蓋茨、張瑞敏、任正非、劉強東等大咖。
那國毅教授知道,能讓這些杰出的企業家聲名遠播,讓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甚至讓他本人站在德魯克管理學之巔的關鍵,在于通過自我管理,讓自己卓有成效。
自我管理是我們對自己的目標、思想、心理和行為等等進行管理。自己約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最終實現目標的過程。
在時間越來越碎片化、看似越來越不可控的當下,自我管理就是讓你掌握工作和生活的主動權,化資源為成果的不二法門。
那國毅教授認為,當你學會了自我管理,在使命感的驅使下,以終為始,你無需這世界的掌聲,你定能達到心中的彼岸。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