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閨蜜,最近跟老公鬧矛盾分家了,但還沒要鬧到要離婚的地步。
很多人婚姻不幸福的原因都跟錢有關,我這個閨蜜也不例外。不過閨蜜和老公的收入挺高,但閨蜜可支配的錢卻很少。
大概在三年前,有次我和閨蜜出來逛街的時候,閨蜜曾經(jīng)提到過家里面的財務狀況。家里面其實還是蠻有錢的,閨蜜一年大概可以賺八萬塊,而老公一年收入大概二十萬。在我們所在的這個城市里,年收入三十萬左右的家庭還是算得上中產(chǎn)。我猜他老公應該是一個很大方的人,應該沒有少給閨蜜零花錢,但事實并非如此。
事情恰好相反,在這么一個收入盈余的家庭里面,閨蜜老公卻有著很深的儲蓄觀念。
她老公出生在一個農(nóng)村窮人家庭里面,父親是工人,每天在工廠勞作早出晚歸,而母親是個家庭主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家收入來源全靠父親。但由于父親只是一個技術工人,且技術含量不高,所以家庭的收入相當有限。而母親掌握著家里面的財政大權(quán),凡是父親賺回來的工資都被母親悉數(shù)存起。
她老公就是在這個節(jié)儉的家庭里面長大,他印象中父母從未在他生日的時候給他買過蛋糕,一件衣服至少穿一年,冬天的衣服可能穿兩年。后她老公考上大學之后就進入城里工作,收入也還過得去。
潛移默化之下,她老公可能也沿襲了父母的那一套存錢思維。她老公的消費觀念很遭閨蜜嫌棄,因為他老公幾乎不會消費,日常沒什么花銷,反正就是把錢存起來。即便是對閨蜜他也顯得很吝嗇。
前不久閨蜜老爸得了腫瘤需要手術切除,閨蜜本來想和老公出點錢。但沒想到老公卻拒絕了,理由是:“你不是還有兩個哥哥嗎,應該讓他們出錢啊。”
結(jié)果搞得閨蜜在娘家很沒有面子,被媽媽調(diào)侃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物質(zhì)上的貧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態(tài)上的貧瘠。我曾經(jīng)認為我可以一無所有但不能沒錢,但經(jīng)過閨蜜這件事情我才明白,當你真的只剩下錢的時候,錢卻不能買來感情,也不能提升你的幸福感,更不能改變一個人迂腐的思維。
某些窮人的內(nèi)心是脆弱的,除了錢真的就別無追求,他們只能通過膨脹的腰包使自己內(nèi)心強大,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命運就是當個窮人,我想不管是多少錢都不能讓他們變得富有。勤儉節(jié)約是一種美好的品德,但有些人將其發(fā)揚光大的同時卻慢慢變得摳門吝嗇。
而后發(fā)生的事情也徹底激怒了閨蜜,她老公的弟弟也來到了城里,剛工作一年的弟弟就準備和女友結(jié)婚準備買房,但弟弟身無分文,于是首付的錢就理所當然的由她老公來出。沒想到,老公根本就沒和閨蜜商量,直接就把錢給付了。聽著他弟弟信誓旦旦的還錢承諾,閨蜜已經(jīng)惱怒到了極點。
因為借錢買房這種事情,閨蜜已經(jīng)見得太多太多,因為這不是借錢而是送錢。窮人存錢,自己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但當親戚來借錢買房的時候卻都顯得很慷慨,絲毫不考慮這筆錢未來能不能收回。把積蓄借給親戚買房的不再少數(shù),有多少收回來了?
閨蜜意識到老公的吝嗇是來自于家庭世襲貧窮的觀念,他們老家人對勞動收入看得很重要,省了又省,節(jié)約又節(jié)約,存到十萬就想存五十萬,存到五十萬就想存百萬。
閨蜜無法想象跟老公一起生活的未來,她害怕某一天自己也變成了一個滿臉皺紋,膽小怕事的女人。她也害怕自己的精彩美好的人生會因為老公而走向衰敗。她知道思想上的迂腐才是老公世襲貧窮的原因,而這種刻在骨髓里的思想會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難以改變。
于是在某個午后,閨蜜收拾行囊回到娘家,把跟老公結(jié)婚三年來的這些事情都告訴了父母。她很糾結(jié)到底要不要和老公協(xié)議離婚,因為老公的鼠目寸光卻讓閨蜜看到了未來,這個未來黑暗無比。趁著自己還年輕,重新規(guī)劃下自己的婚姻和未來恐怕比跟一個毫無前途的人耗下去更加重要。
我媽也跟我講過我外公的故事,如果三十年前外公做生意,那說不定我媽就已經(jīng)是富二代了。
我外公和外婆也是貧苦人家,兩人都務農(nóng)。由于也是窮人家庭,所以收入所得都存了起來,可是在三十多年前由于國家經(jīng)濟改革,大批大批外出做生意的農(nóng)村人都賺了個盆滿缽滿。而外公當時就想拿出自己的積蓄跟別人一起去做生意,卻遭到了外婆的拒絕和抵抗。
由于外婆從小被窮樣長大,見慣了窮人家的日子,對苦日子心有余悸,不得不提心吊膽小心翼翼。正是在這種謹慎中,外公錯失了改革的紅利??粗磉叺霓r(nóng)民一個個搖身一變成了大老板衣錦還鄉(xiāng)的時候,心里特別不是滋味。
拜外婆所賜,我沒能含著金湯匙長大。
老一輩人害怕貧窮,他們珍惜過去,但從不放眼未來,因為省錢而失去了賺更多錢的機會。
雖然錢能解決很多問題,但錢并非生活的一切,錢的確可以左右我們生活質(zhì)量的好壞,但錢畢竟是工具,假如你沒有足夠有財商的頭腦和大局意識觀,即便存再多錢那也是糞土。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