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這個詞要是放在多年前,100%是對人非常高的正面評價,但如果放在今天,有人對你說:“你啊,哪都好,就是太善良!”,這話可就變味了,它有更復雜的意味在里面。
其實對方還有沒說完的半句,而那才是說話人最想表達的意思:
有時,善良=過于懦弱
有時,善良=縱容他人
當一個人的善良和懦弱,縱容劃等號時,就早已失去善良的本意和初衷,變成了沒有底線,助紂為虐的代名詞。
這樣的人,到頭來會發現,他們自以為用善良可以換來的尊嚴,友誼和朋友,統統離ta而去,因為在別人眼中,這樣的人不過是軟弱,沒用,無知和偽善。
01
善良,是過于懦弱
朋友老鐘和我聊天,說起他們公司部門助理菲菲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
菲菲新到部門,處處小心,時時留意,經常幫大家訂餐,復印資料,收發快遞,沒有一句怨言。
于是大家習慣性把她當打雜和跑腿的,用之坦然。有一次幾個同事在會議室開會,不愿意自己去打咖啡,特意打電話叫樓下的菲菲上來,而咖啡機就在他們會議室外的茶水間。
老鐘說,剛好他當時在菲菲旁邊,趕上了這事。菲菲手頭正忙著幫領導派車,電話里就跟同事解釋,說手頭有事可不可以晚點過去。
結果電話那頭的聲音立馬提高了八度:“菲菲,才來幾天啊,就不把同事放在眼里了,那好,你繼續去拍老板馬屁吧!”老鐘說他在旁邊聽的一清二楚。
菲菲連忙說:“不是這意思,你們稍等,我馬上就去”。
老鐘特別不解,問菲菲這么忙,為啥還要替同事打咖啡,他們會議室外就是咖啡機,伸伸手不就行了。菲菲苦笑:“沒事,不就幾杯咖啡嗎,舉手之勞。”。
老鐘說菲菲因為沒有及時將訂車事宜處理好,導致預算超支,后來被領導罵了一頓。
又因為幫部門同事處理的雜事太多,自己工作效率下降,本職工作做不好,精神狀態跌到谷底,同事對她愛搭不理,菲菲干的很不開心。
老鐘和我聊起這件事的時候,止不住搖頭:“菲菲這姑娘這么善良又老實,到了最后被人欺負,這世道怎么了?”
其實我知道不是這世道或者人心怎么了,是菲菲自己教會了別人用這樣的方式對她。網上有句話說的特別戳心:
很多人把自己活成了活該被人欺負的熊樣,然后以為這就叫善良。
我有個同學Andy的故事也很讓人匪夷所思。
同事或朋友聚會散場,Andy是個熱心腸,經常載上順路的人一起搭車。
一開始大家都是就近下車,然后自行打車;后來又說半路放下不好打車,就請Andy幫忙送到家門口;再后來連那些不順路的同事,也開始請Andy開車送他們回家。
最夸張的是Andy住在北五環,連南四環的人都請他送回家,而他自己則需要再花上四,五十分鐘來個南北大貫通開車回家,到家時已然深夜。
然而當有一天Andy因喝酒無法開車時,別人連替他叫個代駕都嫌麻煩,早作鳥獸散了,干脆讓他自己在餐廳邊睡邊醒酒,自行解決。
不管菲菲還是Andy,他們這種人看上去是典型的老好人,很少拒絕別人,看似善良,心軟,好說話,本質是不懂尊重自己,沒有底線,無法區分別人是單純求助還是惡意捉弄。
為了無限滿足別人的要求,寧可讓自己吃虧受損,而最后通常陷于凄慘的境地。
這種人還覺得自己特別偉大,特別忍辱負重,特別委曲求全,如果有人好心勸告,他們會充耳不聞,反倒認為別人度量小,境界低,全世界只有ta具備犧牲精神。其實他們自以為是的善良和寬容,不過是懦弱而已。
當面對別人的越界,你完全有能力以不善良的方式進行反擊,而你卻主動選擇放棄,這叫寬容。
當你雖然感到不滿甚至憤怒,卻無力反抗和回擊,一味遷就,這就叫做懦弱。
《奇葩說》嘉賓柏邦妮曾在節目中說:
善良是很珍貴的,但善良沒有長出牙齒來,那就是軟弱。
02
善良,縱容作惡,甚至同情惡人
去年杭州保姆縱火慘案似乎還歷歷在目。
保姆一把火燒毀了數千萬豪宅,燒死了女主人和三個孩子,不是因為雇主虐待保姆,而恰恰是對保姆太過善良和容忍。
女主人對保姆的借錢、賭博、盜竊行為一直容忍遷就,發現后既不報警,也沒有馬上辭退她,而是要等男主人兩天后出差回來再讓她離開,結果就此釀成悲劇。
前段時間公司司機張師傅的一件事,事情雖小,同樣發人深省。
一天中午老板和國外開視頻會議,沒有時間午餐,新來的助理Nancy請張師傅去買一份三明治套餐回來。
等張師傅回來將發票交給Nancy要報銷時,Nancy感覺金額不對,似乎多了一倍,就問張師傅怎么回事,一開始張師傅支支吾吾,禁不住助理刨根問底,最后才承認是幫他自己多買了一份。
后來Nancy得知,張師傅平時一貫如此。
比如老板和客人在外用餐,司機一般會在同一餐廳隨便吃點什么。但每次張師傅點的餐都夠三個人吃的,而且盡挑貴的菜點,動不動就三,四百塊錢。
之前的老板覺得張師傅歲數大了,也不容易,所以報銷時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沒有計較。這種縱容結果養成了張師傅經常占公司便宜,不占還不習慣的毛病。
除了縱容惡人,還有些人打著善良的名義,不去同情受害方,反而同情起了作惡方。
周立波曾在節目上逼迫女孩原諒當年拋棄她的生父生母。這種善惡不分的論調遭到廣大網友和觀眾的一致吐槽。
不懂拒絕,輕易原諒,看上去善良大度,其實是在縱容他人繼續作惡。
善良都應該是有底線,有邊界的,善良只對那些處于弱勢,需要真正幫助的人。
以善良之名,純粹為了占人便宜,無限索取,而行作惡之實,這樣的人和事,不如不幫,幫了只會讓自己和他人都劃入錯誤甚至萬劫不復的深淵。
03
不是所有善良,都能迎來尊重
散文作家三毛曾在《西風不識相》書中講述了自己年輕時海外求學的經歷。
當年三毛在法國留學,謹記父母親臨行前的教誨,按照中國謙卑、有禮的禮節和洋學生打交道。
起初兩個月,宿舍四個人一起搶著鋪床、開窗戶、掃地、擦桌子和整理衣物,大家都很喜歡樂于助人,從無怨言的三毛。
但是慢慢地,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宿舍所有內務整理,漸漸地落到三毛一個人身上,她雖然內心十分氣不過,但總不忘記父母叮囑的話,凡事要忍讓。
三毛成了人人的寶貝,也是人人眼里的傻瓜。
沖突終于在一天晚上爆發了。
三毛對借酒裝瘋,在她床上撒野的室友忍無可忍,大吵了一架。盛怒的她,跑到走廊拿了掃把,又沖回房間,對著一群同學,舉起掃把如雨點似的打下去。同宿舍的女孩子見狀,每一個都嚇得不敢作聲,靜靜地溜掉了。
那次打架之后,三毛不肯道歉,也不肯懺悔,宿舍空氣僵了很久。大家客氣地禮待三毛,三毛仍不給她們好臉色。相反,這些洋學生倒反過來拍馬屁了,宿舍的活也主動干了。
在回憶了這段經歷后,三毛在書中說:
“在這個世界上,有教養的人,在沒有相同教養的社會里,反而得不著尊重。一個橫蠻的人,反而可以建立威信,這真是黑白顛倒的怪現象。”
其實這并非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而是廣泛存在于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和交往。
善良可以贏得尊重,但一味退讓的善良卻起到相反的作用,沒有設防,縱容別人,最后只能讓人更加囂張,更加隨意的踐踏你的尊嚴和自信。
04
和低智商善良說再見
善良是美德,但善良并不是沒有原則,沒有底線的施舍甚至犧牲。
善良只對那些懂得慈悲和知恩圖報的人,助了他人,更度了自己。
善良若對那些只知索取,貪婪無度的人,則猶如砒霜,摧毀自己,逢迎壞人并助長惡行。
低智商的善良,不過是愚昧,懦弱和無能。
從今天起,請對低智商善良說再見。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