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對人生品味少,理解淺薄,不懂得包容的真正含義,總覺得遇事退一步,能與大家和諧相處就是包容。殊不知包容并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讓,而是察人之難,補人之短,揚人之長,諒人之過,卻不會嫉人之才,鄙人之愚,諷人之缺,責人之誤。
這些年研讀學習鬼谷子,從處世哲學看人生百態,從權謀機變看人生起落,才漸漸對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真正有益的包容是肯定自己又承認他人,是善待自己、善待別人,善待生活的境界。包容也有境界之分,今天我們就來詳加學習。
一、容人之短
一個人即便再優秀,也很難做到完美,況且完美本來就沒有什么定義。普通人的忠誠可能被誤解為溜須拍馬,強調團隊協作也有可能被誤解為拉幫結派。人的缺點就是優點的延續,優點是缺點的延續,所以我們要對別人的缺點正確看待。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會犯錯,所謂樣樣精通,不過是樣樣稀松。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不同的事情,本來就有不同的結論,所以不必對別人的短處求全責備。
二、容人之異
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獨立的個性,差異化和多樣化就是構成社會的因素。從理論上說,人們當然喜歡與他們行為一致的人為伴。要接納不同,就需要克服自己的一些習慣,需要寬廣的胸懷。
三、容人之過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做人不墨守成規,希望開拓進取,摸著石頭過河難免就會犯錯。成功都是在錯誤的前提下取得的,如果對錯誤過分苛責,大家都畏首畏尾,不能做事任事,是無法取得成功的。正確的態度應該是鼓勵成功,寬容失敗。
容人之過,還包括包容別人的誤解、委屈,寬容一些偶然出現的無禮、失態、乃至某種程度的背叛行為。曹操在取得官渡之戰的大勝后,燒掉了從袁紹處繳獲的許多與袁紹暗通款曲的信件,安定了軍心。
賈乃亮如果能夠胸懷寬廣,從為家庭、為孩子負責任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問題,不要被外界的是非紛擾所影響,最終做出寬容的決定,才能避免重蹈王寶強、馬蓉、陳羽凡、白百何他們的覆轍。學習馬伊俐且行且珍惜,給大家一個機會,成就一段佳話才是更好的選擇。
四、容人反對
每個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我們最難接受的就是批評和反對意見,克服這種障礙需要很大的勇氣。越是這樣,我們越是要虛懷若谷,才能成就自己的偉大。
宋朝的名臣王旦與寇準分別為中書省和樞密院的長官。寇準以多謀善斷名聞天下,但他有個突出的缺點,就是喜歡打小報告,他常在宋真宗面前批評王旦,王旦對此毫不介意,常在宋真宗面前表揚寇準。
宋真宗對王旦說:“卿雖稱其善,彼專談卿惡。”王旦卻認為寇準批評他是理所當然的。他對宋真宗說:“臣在位久,政事缺失必多,準對陛下無隱,益見其忠直,此臣所以重準也。”他因此得到朝野上下一致好評,成為一代名相。
當年王安石才干突出,其變法的出發點、宗旨、措施都應該是符合當時宋朝具體情況的,但他急于求成,聽不進不同意見,最后因樹敵太多而導致變法失敗。
最后我們做個總結:當我們胸懷寬廣,自然將目標望向更高更遠處,不會糾纏人生的細枝末節,當我們不自信,才會被自己的狹隘所羈絆。希望大家都能成為心胸開闊的人,成就偉大的事業。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