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年初,閨蜜攜子隨老公定居國外,我失落了好一陣,她安慰我說:“親愛的,我每年都會回國來看你的呀,而且這里有好多美容養(yǎng)顏的圣品哦!”
聽她這么一說,我立刻沒心沒肺地高興起來了。
周末,親戚給我打電話說:“前幾天你在朋友圈里發(fā)了你做的燕窩,看起來挺不錯的,你在哪買的啊?”我說我有閨蜜在國外,直接國外寄過來的。
她說:“那很好啊,能不能幫我也買點呢,我想送人,藥店里太貴,其他渠道買不放心。”
我說要么我把她的微信給你,反正現(xiàn)在她已經正式開始做燕窩了。
親戚不愿意,非要我?guī)退I,說我們是自己人啊,你幫我買一下怎么了?又不是不給你錢!
她不提錢的事還好,一提錢,我就果斷拒絕了她。
當然,親戚不是打著讓我買東西,然后讓我當冤大頭的主意。每次,她都是會給錢的。
但恰恰是這個給錢方式,讓我極其受不了,我愿意忍到現(xiàn)在,已經算是給足了親戚面子。
02
這個親戚雖然長我一輩,但特別新潮,從我大學畢業(yè)起,我買什么,她就跟著我買什么。
除了因為身材不一樣,有些衣服不能穿以外,平時我換手機,她就會讓我給她買一個一模一樣的;我買首飾,她一看到就會讓我買個一樣的回來。
但買完給她之后,她的第一句話永遠就是:
我身上沒錢,過幾天給你!
那時候我在上班,錢不多,過個十天半個月后,我只要說一句我沒錢了,她倒也會把錢給我,所以雖然偶爾也會當面說她這種行為特別不好,也并沒有計較太多。
但自從我和先生結婚以后,又有了自己的事業(yè),每次幫她代買東西,她就經常一拖幾個月。
有時候提起,她會笑著說:
“你又不缺這萬兒八千的,要是你缺錢,我早就還你了,我哪次少過你的錢啊!”
確實,我與她之間每年發(fā)生的金額也就幾萬塊錢,不至于讓我捉襟見肘,但這種感覺相當不好。
我知道我要是多要幾回,她也會給我,但我一沒心情經常要債,二來也沒時間,所以后來她再讓我買什么東西,我就直接說這錢我不要了,你給我爸媽吧!
03
平心而論,親戚其他方面都挺不錯的,熱心,重親情,也沒什么心眼,不好是非,就是身上這個毛病,被很多人詬病過,但她就是改不了。
以前我一直挺不理解的,反正到最后都要給的,為什么非得拖些時間呢?
后來在人際交往中,發(fā)現(xiàn)這樣的人還挺多的,不知道是因為以前物質匱乏,還是覺得錢在自己口袋里,就還算是自己的。
前幾天有一批珠寶要加工,和老板娘談完就現(xiàn)場轉了一半定金給她,她笑著說:“不用不用,和你合作這么久了還會信不過你嗎?等做完了一起給吧!”
我笑笑說:“一樣的,我喜歡付定金,可以讓別人心里踏實一點。”
她嘆了口氣說:“你真的是我合作過的,在金錢上最靠譜的人了。
我有一個客戶,沒多少錢足足拖了兩年!我?guī)状螁査颊f等幾天,這一等就是兩年。
前幾天總算和我結了。因為他又來找我加工,我直接就說現(xiàn)在生意太忙,安排不了,讓他找別人去。生意上門我會推嗎?但我實在不想再討兩年,寧愿不接了。
后來聽其他同行說,他也去了他們那,但人家都不愿意接,要錢太困難了,后來就不知道他找了誰,估計也只能合作一次。”
04
另一個故事,就比較正能量了。
前段時間,有對夫妻帶著禮品來看我爺爺奶奶,爺爺奶奶沒有見過他們,對方自我介紹了,才知道是一個遠房親戚的女兒女婿。
他們此次過來,是替父母還錢的,爺爺有點疑惑:還什么錢?
細聊之下才知道是幾十年前的陳年舊事了。
好像有一年,他們家遭了難,到了揭不開鍋的程度,于是,上門借走了一袋白米,因為時間隔得遠,起初還記得,后來就漸漸忘了。
前不久,偶爾聽老人說起往事,女兒問:后來還米了嗎?老人不好意思地說,路遠,后來經濟也發(fā)達了,一袋米也不值什么錢了。
但她認為這樣不妥,所以趁休息日買了禮品,帶著800塊錢來看爺爺奶奶,感謝他們當年的相助之情。
夫妻倆走后,爺爺念叨了好久,說自己都不記得了,沒想到他們的女兒還記得,實在難得,這樣的人,才值得交往。
我雖沒有見到,但只是聽到,就有濃濃的好感,這樣的人,生活中,必定很靠譜。
錢是這世上最敏感的東西,一個人,不管性格多熱情,待人多用心,只要在金錢的作風上為人詬病,就很難有好的人緣,更難以讓人產生信任。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