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年輕人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碰到一位老人,年輕人問:“這里如何?”老人反問:“你的家鄉如何?”年輕人說:“簡直糟糕透了。”老人接著說:“那你快走,這里同你的家鄉一樣糟。”又來了另一個年輕人問同樣的問題,老人也同樣反問,年輕人回答說:“我的家鄉很好,我很想念家鄉……”老人便說:“這里也同樣好。”旁觀者覺得詫異,問老人為何前后說法不一致?老人說:“你要尋找什么,你就會找到什么!”
在不同人的眼中,世界也會變得不同。其實星星還是那顆星星,世界依然是那個世界。你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就會發現很多美麗的風景;你帶著滿腹怨氣去看,你就會覺得世界一無是處。
春秋時期,管仲少時貧賤,早年曾與好友鮑叔牙以經營小買賣為生。管仲出的本錢沒有鮑叔牙多,可是到分紅的時候,他拿到了應得的那一份,還要求再添點兒。鮑叔牙手下罵管仲貪得無厭,鮑叔牙替他辯解說,他家里人口多,開銷大,我自愿讓給他。管仲帶兵膽小怕事,手下士兵不滿,而鮑叔牙卻說,管仲家有老母,他為了侍奉老母才自惜其身,并不是真的怕死。鮑叔牙百般袒護管仲,是因為他知道管仲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還沒有機遇施展。管仲感嘆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是鮑叔牙也!”就這樣,他們成了莫逆之交。后來,管仲在鮑叔牙的極力推薦下,成了齊國宰相,幫助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鮑叔牙總能替管仲著想,才成就了管仲,成就了強大的齊國。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