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新進了一批警察,單位對他們進行業(yè)務培訓。培訓期間,學員們組織了一個籃球隊。政治部領導下班后,常來看他們打籃球。教官們便悄悄地告訴他們,要在球場上好好表現自己,政治部對他們每個人的印象,將會決定他們集訓后的崗位分配。
年輕的小伙子們明白,他們職業(yè)生涯中第一次競爭已經無聲地開始了。于是在認真受訓之余,他們都在球場上拼命地表現自己。每個人都希望通過自己出色的技術動作,奮力拼搏的打球精神引起領導的注意。
當別人在籃球架下越戰(zhàn)越勇時,他們中有一個學員卻越來越灰心,他是全班個子最小的,而且從小就對籃球不太感興趣。在隊友們高大靈活的身軀下,他只能當配角。每次他被別人的假動作迷惑,撲空后,觀眾席里就會傳出陣陣笑聲。有一次,他分明看到領導站在邊上,邊看邊搖頭。 他不想當別人的笑料,下決心苦練球技。每天,一有空閑,他就一個人抱著籃球在場子里練習。可他發(fā)現,如果沒有興趣只有壓力,他是無論如何也打不好籃球的。比賽時他照樣經常被人蓋帽,帶球時被人斷球是家常便飯。他對自己感到失望了,他不敢相象自己剛一上班就成了領導和同事眼中的小角色。
有一天,懊惱的他無意間看了一本書,書上有句話深深震動了他:不要把你的錢投在不熟悉的領域。他立刻在腦海中引申出另一句話:不要在必敗的領域里和人競爭。他幡然醒悟了:我干嗎非要支打籃球呢?我并不具備打好籃球的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我對打籃球不感興趣。最后,他毅然退出了籃球隊。等到別人再比賽時,他成了一個觀眾,與普通觀眾不同的是,他手里多了臺照相機。 沒過幾天,一篇名為《新警察們的一天》的短文刊登在當地晚報上,還配有他們打籃球的照片,這篇文章立刻引起了學員們的關注,更引起了教官和政治部領導的注意。此后,這名學員接二連三地在報紙上發(fā)表了一系列作品。集訓結束后,政治部主任直接把他調進了政治部宣傳科,他的職業(yè)生涯不比那些打籃球的小伙子們差。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