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前這個社會上,“有才華的窮人”比比皆是:好高騖遠剛畢業的大學生們,高不成低不就的求職者,文學青年,搞理論研究群體,單位里持才傲物的知識分子,還有那些為理想有過追求、付出過艱辛勞動而時運不濟失敗了的人們……
“有才華的窮人”太多太多,讓我們來抓出幾個有代表和啟示意義的典型。
《致加西亞的信》的題為“世界上到處都是有才華的窮人”的序指出:
“我們常??吹?,許多年輕人以頻繁跳槽為能事,以善于投機取巧為榮耀。老板一轉身就懈怠下來,沒有監督就沒有工作。工作時推諉塞責,劃地自封;不思自省,卻以種種借口來遮掩自己缺乏責任心。懶散、消極、懷疑、抱怨……種種職業病如同瘟疫一樣在企業、政府機關、學校中蔓延,無論付出多大的努力都無法徹底消除。只有才華,沒有責任心,缺乏敬業精神,我們是否真的能順利前行? 在現實世界里,到處看到的都是有才華的窮人。”
“有所施才有所獲。如果決定繼續工作,就應該衷心地給予公司老板以同情和忠誠,并引以為豪。如果你無法不中傷、非難和輕視你的老板和公司,就放棄這個職業,從旁觀者的角度審視自己的心靈。只要你依然是某一機構的一部分,就不要誹謗它,不要傷害它--輕視自己所就職的機構就等于輕視你自己。”
這篇序實際上概括出了兩種“有才華的窮人”:
第一種:沒有責任心,缺乏敬業精神,以頻繁跳槽為能事,以善于投機取巧為榮耀的人。套用政治經濟學中的一個名詞來解釋:他們沒能處理好自己面臨的“生產關系”,他們對任何工作對任何創造,都缺乏一種必不可少的敬業精神。 第二種:無法不中傷、非難和輕視老板和公司的人。
上述兩種“有才華的窮人”主要是指正確處理好對外關系的“窮人”。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