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一個時代,每個人一定要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想做什么。在渴望和勇氣的指引下,堅定自己的路。”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各路大佬的演講往往會成為輿論的焦點。去年,馬云的這篇演講曾被廣為傳播,值得一讀。
我們每個人都要思考,這一輩子你到底有什么、你要什么、你放棄什么。這句話是幾年前一個高人,我尊敬的前輩跟我講的。他說:“馬云你走到現在為止,你要思考一個問題,你到底有什么,你要什么,你放棄什么?”
而我自己覺得我創業十多年來,最大的心得體會是:永遠思考別人是怎么失敗的,哪些錯誤是這些人一定要犯的。因為成功有很多要素,很多東西是沒辦法學的。比如你剛好碰上一個很好的人,你剛好碰上一個很好的事,你剛好在合適的時間做了合適的事情。而失敗呢,我發現很多企業基本上失敗的原因都差不多,只要把這些失敗的原因學習好了,自然就好了。
永遠不要跟別人比幸運,拼的應是毅力。在最困難的時候,就看誰可以多熬一秒鐘、兩秒鐘
做企業做商人很艱難,就像打仗一樣,活著就是成功。從戰場上面回來的人就是成功的,不管他戰場上怎么樣,商人也是一樣。你走上這條路的時候,你應該想到,95%的人已經倒下,憑什么你就是那個幸運的5%。
而要想成為這5%的話,要記住,必須學習那些倒下的人犯了什么樣的錯誤,這些錯誤不要去碰,然后找好未來的規律。這是我對這幾年花時間思考最多的。
在一個聰明人滿街亂竄的年代,稀缺的恰恰不是聰明,而是一心一意,孤注一擲,一條心,一根筋
我們每個人做事情一定要去思考,如果你只做今天的生意,你只想今天做明天就成功,那么你是一定不會成功的。因為憑什么你有這個機會,憑什么你比別人聰明。這個世界聰明人太多了,不要說我們公司以外,我有時候坐在公司里面,看看我們公司那幫年輕人,我也目瞪口呆,這幫人怎么這么聰明,比聰明你已經沒有機會了,比勤奮估計更沒機會,你只能比未來。
判斷未來中國社會會出現的事情,然后去做。你確定這個遠見以后,堅持十年十五年,不要怕犯錯誤。然后再找一批優秀的團隊,因為你不懂技術,你要找到最懂技術的人,并且學會怎么跟他合作,而不是他跟你合作;你不懂商務、不懂財務,你必須找到最懂財務的人,你怎么去配合他工作,這么倒過來看,這件事情就有點機會。
只為錢而奮斗,一點出息都沒有
追著錢沒有意義,錢是追人的。人要是追錢,一點出息都沒有。其實那時候我去見風險投資人,我根本沒想過要人家錢,我只是覺得大家探討互聯網,我感興趣。感覺問人家要錢,眼睛里面就不對了,眼神也不對了。你跟人家要風險投資的時候,你的自信來自于你自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我要錢的,要錢的話,基本就矮了一截了。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見到后天的太陽
其實我們上市前兩個月,很多人認為我們公司根本不賺錢的,沒法賺錢。那時候我很堅信地知道,我們比這些人想象的要好多了,他們說我們很爛,其實我知道我們還可以,比想象的好。但是今天我們碰上大麻煩了,大家認為我們那么好,太好了,說我們無所不能,其實我知道我們沒那么好。現在是最危險的時候,別人對自己有很高的期望值,覺得我們公司是神人,什么都能干。而當我們自己認為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能干的時候,麻煩就來了。
所以我們每個人一定要明白自己的界限,自己要做什么,想做什么。
同時做任何產品和服務,都要問一個問題:客戶有沒有用?不要說工程師覺得這個東西太好了,結果用戶不用。首先一定要思考客戶覺得好不好;第二,參與者有沒有機會;第三,到底能不能活著,如果不能活著,怎么能堅持下去。
因互聯網帶來的文明沖突,是昨天成功者和今天成功者的沖突,是昨天的理念和今天的理念的沖突
上世紀做企業一定要用好IT技術(信息技術),二十一世紀做企業一定要用好Data技術(數據技術),IT技術和Data技術是有巨大的差異,Data技術的核心,也就是互聯網這一世紀最了不起的東西,利他主義,相信別人要比你重要,相信別人比你聰明,相信別人比你能干,相信只有別人成功,你才能成功。未來一定是以我為中心變到以他人為中心。如果我錢越多,我越強大,其實別人會越弱小,IT時代誕生無數巨頭,DT時代(數據處理技術時代)只能倒過來,別人越強大,你才會越強大。IT時代到DT時代,最小的標志是你的思想,如何幫助別人成功。
任何一次技術的革命,只要是技術的革命,都有文明和社會的沖突。工業革命帶來文明的沖突,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今天由于互聯網帶來的文明沖突,不是戰爭,而是昨天成功者和今天成功者的沖突,昨天的理念和今天的理念的沖突。數據的鴻溝不是技術問題,是認識問題,是學習能力的問題。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