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朋友Amyrah聊天
說起“智能化”對于生活的影響
得出
“讓白癡更白癡,讓優秀更優秀”
這一結論
往往很多雞湯文會告訴我們
“優秀與平庸只一線之隔”
其實
殘酷的是
“你和優秀的人差的,或許不止一點點!”
1、早起早睡,99%的人都做不到
朋友A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學霸,學生會主席、百佳黨員、每學年的一等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保研名校——不夸張的說,能拿的獎她都拿了,剩下的就是“給他人留機會”。
我自詡也算認真努力,但是成績總也比不上她。有一次忍不住問她是不是有什么訣竅。
“早起早睡啊。起不來,你談什么奮斗努力?睡不好,你拿什么拼搏前進?”
醍醐灌頂!
我們所謂的努力,不過是,學習一會兒再玩會兒游戲,到了晚上夜深人靜,拿出手機,打開抖音,刷到“我欲成仙法力無邊”的境界。第二天午后醒來,混著早飯加午飯,開始一天的生活。
優秀的人從不會浪費自己的時間,該工作工作,該休息休息。在有限的時間內,定時定量完成任務。提升自己的效率,遠遠比拉長時間線來的靠譜有效。
2、在你還沒意識到之前,別人已經在路上
朋友B——記者、電視臺制片人、書店老板、某非遺文化公司創始人——每一項身份她都玩的風生水起。
當別人進入地市電視臺為一個編制“掙破腦袋”的時候,年紀輕輕卻早已有編制的她果斷辭職進入省級電視臺,從實習生做起,一步一步做到了當時最牛的欄目制片人。然而,幾年之后,正值事業最頂峰的她,在別人羨慕又不解的目光中再次果斷辭職,投身文化產業,開了一家“詩與遠方”的書店。
每個時間段的辭職看似任性,實則是對于未來謹慎的考慮。原本地級市的同事們早已成為“油膩”的中年人,可她卻依舊充滿著年輕人的朝氣;原本動輒幾千萬廣告的電視臺近些年遭到網絡端的大力沖擊,每況日下;原本不被人看好的文化產業,今年在十九大被重要提及。
“眼光要記住放到未來,早一步進入這個領域,你就占得了先機。”
優秀的人必不可少的是智慧的眼光,他們所注重的常常是五年甚至十年之后的效果和收益。當你還沒意識到時,別人早已在路上奮斗打拼。他們占據了先手和主動權,在你意識到時,他們又瀟灑離去,投身下一個機會。
3、凡是殺不死我的,最終都被我滅了
朋友C——大學獎狀摞起來半個人高——熱愛讀書、熱愛運動、上得了廳堂、下得了館子,和文青聊的了理想和抱負,與街邊燒烤大哥也能破口大罵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參加兩次高考,理科成績出色的她靠著物理數學接近滿分,生物接近0分的“高分”進了我們大學。
她說,那段時間簡直整個人都想離開這個世界,治療、治療、治療,整個人的腦袋感覺“重感冒”了一樣。
所幸最終挺了過來——
“那些殺不死我的,最終都被老娘滅了啊哈哈哈哈”
——風中飄揚著她肆意的笑,夾雜著一股酸辣粉的味道···
優秀的人并不是沒有遇到過困難,相反的是,他們所遇見的困難比一般人都難。不同的是,他們懂得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甚至“滅”了困難。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