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有不少朋友頻繁的換工作,每份工作最多不超過兩年就接手下一份工作,甚至是一個領(lǐng)域,問到原因,竟是自己在不斷嘗試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愛好和興趣點。
殊不知任何工作,只要長時間做,都會進入疲憊期,而這個疲憊期因人而異,在這個期間類于似職場“蘑菇定律”一樣,得不到任何的關(guān)注,得到不任何的幫助和支持,甚至還會代人受過,更甚者長時間的沒有改變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這行的料子。
而接觸過的一些牛人都是在一個行業(yè)或相關(guān)行業(yè)至少打磨了5年以上,5年的鐵板凳期,你是否能熬得住?
而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是否一直在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10年磨一劍,5年練成一身本事,相信你,在任何行業(yè)你都可以風生水起。
1
找準方向
一招鮮,吃遍天,沒有絕對意義上的通才,只要相對的專才,最害怕什么都懂,什么都懂一點,什么都不會。
選定自己的方向,拼命打磨一門手藝,你會獲得很好。
比如,增強自己的寫作能力。
2
找到榜樣
看到一個問題,說兔子如果拼命奔跑,烏龜怎么辦?
烏龜應該以能追得上兔子的標準動作,每天以三倍的訓練量來練習。
榜樣的力量,有時并不在于力量,還在于能夠激發(fā)我們的善意和美好。
在寫作圈,找一個榜樣。
首先,你喜歡他的作品;
其次,你們的寫作風格相似。這一點的意思是,比如你喜歡的這個作者,擅長寫搞笑、風趣的文章,而你更擅長寫嚴肅的話題,那你就不太適合找他當做榜樣;
第三,你應當在最開始,找一個跟你水平相差不是那么大,是你跳一下就能夠到的榜樣,而不是某個偉大的作家。比如,你在剛開始練習寫作時,可以把那個已經(jīng)出了好幾本書,銷量幾百萬的人作為榜樣嗎?顯然不能,如果你這樣做,會讓你的積極性越來越低,因為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沒多大進步,離那個榜樣還是那么地遠。
3
量化目標
找到榜樣以后,需要做出可行性訓練目標,每一步的動作需要可落地,可執(zhí)行,有挑戰(zhàn),根據(jù)現(xiàn)實條件的變化,隨時調(diào)整目標。
這個過程特別需要注意心態(tài)的調(diào)整和欲望的把握。要知道任何可以速成的手藝都是需要非人的過程和代價才能獲得的。
你需要付出的代價是什么?至少一年的減少外出活動,娛樂、看電影,甚至是休息的時間。
這個是和每一步的量化目標相匹配的。
那些執(zhí)行目標往往執(zhí)行不下去的朋友,大部分只想著繼續(xù)原來的生活節(jié)奏,就想達成目標。
量化寫作目標:每天寫500字。
如何能落地呢?搞清楚以下幾個問題:
寫什么?——讀書感悟、觀影后的感悟、每天的所思所想,實在不知道寫什么,那也請你拿起筆,就從“其實今天我并知道要寫什么”開始,順著你腦子里的想法往下寫。
有哪些因素會成為障礙?——如,刷手機浪費了太多時間,以至于沒有留給寫作時間。
如何消除這些障礙?——關(guān)機、關(guān)網(wǎng)。跟自己來一個約定,每天21:00開始,留給自己一個小時用來寫作。
4
追本溯源
達成每一步的小目標后,需要把近期的收獲和自己的體悟做個階段性的回顧:是在什么條件下達到成的,付出了什么樣的代價,過程中有什么異常,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解決了什么樣問題,有哪些問題存在想象中的,有哪些問題是沒有想到卻發(fā)生的?
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理性的去復盤這個過程,通過個案發(fā)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和結(jié)論。
每周日一次回顧:
目標達成情況
為什么達成了/沒達成?
付出了什么代價?
遇到了哪些困難?怎么解決的?
哪些問題只是你想像的,并沒有發(fā)生?/哪些問題是你沒有想到卻發(fā)生了?
5
經(jīng)驗轉(zhuǎn)化成能力
任何事物都存在聯(lián)系甚至是矛盾,如何把經(jīng)驗轉(zhuǎn)化成自己的能力,其實很簡單。
凡事的主體必定是人,說個簡單的事兒,今天上班遲到了,如果你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晚上臨睡前肯定會想如何才能不遲到,多設置個鬧鈴,早點睡覺等等。
不出意外,第二天絕對不會遲到。下次別人遇到這種問題,顯然你就可以發(fā)表自己的真知灼見,這就是你的能力。
對于一件復雜的事,如果從深度上去分析,你挖掘的越深,你會看到的更精彩,而這些精彩之處一直存在,只是你沒有發(fā)現(xiàn)。
當你對一件事至少有過10次的總結(jié),反思,你就得到了某種能力。
寫作本身就是一種能力,但是你必須不斷練習,才能把它變成一種有競爭力的能力。
6
他山之石/迭代更新
顯然你已經(jīng)得到了某種能力,接下來的工作就是不斷強化和迭代更新。
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相關(guān)、相近甚至是相反的事,都可以拿過來思考,如何去完善和提升自己的已知能力。
有沒有用,等你至少實踐10次后,就能知道。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