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勵志人生網分享過一個關于平臺的哲理小故事《驢之死,離開平臺 你什么都不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別錯把平臺當成自己的本事,離開了平臺,也許你什么都不是。但最近也在反思,如果沒在這個平臺,我們可能更是什么都不是。就像為什么很多人高考都要擠進985、211重點大學一樣,好大學和差的大學在知識傳授方面其實并無一二,甚至好大學教會學生的具體知識還不如一個專科學校,但好大學里的環境氛圍,思想觀念對這個人會打上深深的烙印,影響這個人將來一生的做人做事方式,我想這可能就是一個好平臺的意義。剛好今天看到職場專欄作家Spenser的這篇文章,推薦給大家。
別錯把平臺當本事?平臺就是本事!
作者:Spenser(原名,陳立飛,混跡創投圈的職場墨客)
摘自公眾號:Spenser
優質平臺和普通平臺的差別,就像一線城市和四線城市的差別。
我有三位原麥肯錫級別挺高的朋友:一位是一諾,如今的蓋茨基金會的中國區負責人;一位是Mike,原負責麥肯錫中國區招聘;一位是Effie的老公,現在還是麥肯錫全球副董事。
我發現一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就是他們說話的和思維的方式,都有很明顯的麥肯錫標簽——比如語速都偏快,中英文混體;比如分析事物的邏輯很有麥府的那一套標準;比如給人的氣質,就是混跡頂級咨詢圈的商務范兒。
大家知道,我是環境決定論者,我相信環境對多數人的影響,是大到起決定意義的。
而職場上,我是平臺決定論者,平臺的差異,對一個人的職業發展,也是差不多決定性的。
就像一個男人在面對不同的女人,對前一位的態度可能是人渣,對后一位可能秒變暖男。一個人放到不同的職場平臺,一年后,有可能廢掉,也有可能成精英。
職場的年輕人,選擇事業的時候,我覺得就兩個方向。要么就是來錢特別快的地方,比如一年馬上賺幾十萬上百萬,幫你快速完成原始財富的積累,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允許犧牲掉某些職場成長——因為財富上一個level,你的眼界、思考方式和格局,一般都會相應提升一個檔次。這是真的。
但是這種機會極度稀缺,除非你剛好踩到了一個行業起來的風口,第一時間趕上了紅利,賺了一筆。
第二方向,就是盡量進入自己夠不上、比自己能力更高級的平臺,因為一個好的平臺,帶給你的價值,遠遠不止是薪水那么簡單,甚至有些好平臺的薪水低于同行業,但是,你要想盡一切辦法進去。
因為你的薪水一年差幾萬塊,其實根本沒什么大的差別;但是好的平臺,能帶給你脫胎換骨的改造。
一個好的平臺對人的影響,除了職場專業素質方面的基礎提升(這點無須多談),對一個人未來的職場乃至整個人生,其實更意義深遠。
1、好的平臺就是本事
前幾個月有篇比較火的文章,叫做《別錯把平臺當本事》。說平臺是平臺,你是你。我倒持反對意見,平臺就是本事,你能利用優質的平臺對接大項目,結識優質的人脈資源,你的本事就這樣起來了。
對于很多職場新人來說,最大的優勢就是有時間有精力,最大的問題就是沒錢沒資源,這是非常嚴重的資源錯配——讓一個人在最好的時間,不能發揮最大的潛力。
怎么解決——找到好的平臺。
對于年輕人,你所能接觸到的大項目和大客戶,都是平臺給你的。否則,你根本不可能接觸甚至調配更高級別的資源。
一家知名咨詢公司的朋友有一次和我說,Spenser你知道么,我前年從上一家公司離職,進入這家公司;上個星期我們接手了一家公司的戰略咨詢業務,那家公司,就是我前東家。
“以前我是員工,而現在我居然以咨詢顧問的方式,給我原公司的董事和CEO講戰略。我都瘋了。”
我說這很正常呀,你現在踩的是巨人的肩膀,沒有公司這個平臺,你不可能參與這樣的項目,也不會獲得這么快速的成長。
2、好的平臺,就是好的圈子
與其說好平臺給你的是能力上的提升,不如說是氣質上的飛躍。因為一個人的職場氣質,來源于他的眼界和格局,來源于操盤過的大型項目、接觸的人。
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說《你的圈子,就是你的未來》,有讀者在后臺反駁我,說Spenser你說的太偏激,當一個人有實力的時候,才會有圈子和江湖地位。我說你說的是正確的廢話,一個人有實力,當然會有匯聚更優質的人,更好的圈子。但是一個人怎么才能有實力呢?我的觀點是,當你融入更優質的圈子,你的眼界,思維,格局都被一幫大牛的人影響,你才會少走彎路,更快抓住機會,更早走向成功。
不是靠阿諛奉承硬把自己往里面塞,而是腳踏實地朝著那個方向的人去。
平臺真正厲害的地方,在我看來,不只是帶給你專業素質上的提升。而是在好的平臺,你能接觸到一批更優質的人,不管是你的同事,上司,還是客戶。
好的平臺最厲害的地方,在于它是人才聚集的高地,讓你有機會和一幫優秀的人共事,并且有機會讓你的才華和能力被他們看到和看上。那么,在未來的道路里,他們可能成為你的合伙人或客戶。
因為平臺,你有了更好的圈子。
3、好的平臺,是你一生的信用財富
我們在職場第一眼判斷一個人的時候,因為不了解,所以第一印象往往就看他之前供職的公司或平臺,比如互聯網科技領域阿里騰訊百度美團滴滴微google的某個核心職位,出來的人就普遍受歡迎;咨詢領域如麥肯錫波士頓貝恩的就讓人覺得不會差;會計領域如果是四大出身,就會很加分。
我有不少在四大的朋友,在他們剛入職那幾年,天天加班虐成狗,但是能力素質撕裂般成長,這些人的市場溢價空間就很高。
其實去好的平臺,就是積攢職場的籌碼。
公司平臺背書的價值,不僅在當下,甚至影響一生。
前幾天在上海和一個朋友吃飯,她是Uber中國的前幾號員工,很多Uber比較酷的現象級營銷事件都是她們團隊做的,比如佟大為請你坐專車啦,比如一鍵叫來直升機啦。后來她加入互聯網創業公司做聯合創始人。
我非常認真地和她說:你的頭銜履歷實在太好了,在中國有這樣頭銜的人都不多好么,你應該好好利用,發揮自己更大價值,不要被低估。
她聽進去了,覺得有道理,過了一段時間,我果真在吳曉波頻道的課程里,看到了她作為講師的身影。而她的身價、知名度和影響力,不出意外,會蹭蹭蹭往上漲。
這兩年在互聯網的推動下,崛起了一批個人品牌很強的個人。當各個平臺介紹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的頭銜介紹里,經常是前阿里品牌總監,前騰訊產品高級經理,前微軟部門總監等等。從這些公司出來,公司的背書會一直跟著你,幫助你做信任交換。這有可能成為你未來職場、乃至一生寶貴的資源和福利。
講真,你的平臺就是你的一生信用背書,用來撬動你更大的事業可能。
不管現在你在哪里,想要實現突破,首先要站在更好的平臺上。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