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道,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中庸》
在社交活動中,能適時地提供一個恰當的臺階,使人免丟面子,是中庸處世的一大原則。然而,臺階怎么個給法,并不是所有人都很清楚,因為中庸處世被其漠視。中庸,使對立雙方保持均衡狀態,對立的雙方互相牽制、互相補充,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明白如何給人臺階下了。
第一,一旦因自己失誤而造成不好下臺,最聰明的辦法是:多些調侃,少些掩飾;多些自嘲,少些自以為是;多些低姿態,少些趾高氣揚。
誰都有可能碰上難下臺階的情境,但只要能多想辦法,給自己找一個臺階也并不是太難的事。要給自己找個臺階,必須要在窘境中及時調整思路,然后選擇一個巧妙的角度,改變眼前的被動局面,想方設法爭取主動。
第二,指鹿為馬,巧妙解釋,化解矛盾,是中庸處世的方法之一。戈爾巴喬夫偕夫人賴莎訪問美國時,在赴白宮出席里根送別宴會途中,他在鬧市突然下車和行人握手問好。蘇聯保安人員急忙沖下車,喝令站在戈爾巴喬夫身邊的美國人把手從口袋里抽出來。他怕行人口袋里有武器,行人一時不知所措。這時,賴莎十分機智,立即出來打圓場,她向周圍的美國人解釋說,保安人員的意思是要人們把手伸出來,跟他丈夫握手。頓時,突然緊張的氣氛又變熱烈了,人們親切地同戈爾巴喬夫握手致意。
第三,利用對方的虛榮心,恭維他,也是一種辦法。人們多半愛聽好話。人在懊惱或不快時,只要旁邊有人說幾句得體的美言,情緒會好起來。一次,解縉陪朱元璋在金水河釣魚,整整一個上午一無所獲。朱元璋十分懊喪,便命解縉寫詩紀之。沒釣到魚已是夠掃興了,這詩怎么寫?解縉不愧為才子,稍加思索,立刻信口念道:“數尺綸絲入水中,金鉤拋去永無蹤,凡魚不敢朝天子,萬歲君王只釣龍。”朱元璋一聽,龍顏大悅。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