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意思是君子心胸開闊,神定氣安。小人則是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有句成語叫“舉賢不避親仇”,說的是春秋時期晉國人祁奚和晉平公的故事。
晉國老臣祁奚是個襟懷坦蕩之人,當年祁奚年事已高,將要還政于君。晉平公問何人可以接替他,祁奚推薦了解狐。晉平公驚訝地問道:“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何要推舉他呢?”祁奚的回答是:“您問的是誰能接替我的職務,沒有問誰是我的仇人。”
晉平公又問何人可以擔當都尉,祁奚推薦了祁午。晉平公聽后又是一驚,說:“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祁午不是您的兒子嗎?”祁奚應道:“您是問誰可以擔任這項職務,沒有問他是不是我的兒子。”
后來的事實證明,祁奚推薦的這兩個人都很稱職。如果祁奚沒有坦蕩的胸懷,恐怕很能做到這一點。
被祁奚推薦的解狐為人耿直,公私分明,他和當時晉國一個勢力強大的大夫趙簡子關系很好。后來,趙簡子領地的國相職位空缺了,他就讓解狐幫著推薦一個人,讓他感到意外的是,解狐竟然推薦了奪走自己妻子的荊伯柳, 因為他覺得只有荊伯柳可以勝任。果然,荊伯柳把趙簡子的領地治理得井井有條。荊伯柳得知是解狐推薦自己后,就登門前去拜謝,但解狐卻說:“我推薦你,那是為公,因為你能勝任,可是私人之間,我和你有不同戴天之仇。”
祁奚和解狐為我們后人樹立了做人做事的榜樣:
干凈做人,不只是外表的光鮮亮麗,更是內心的正直無私。
坦蕩做事,不只是行動上的無所畏懼,更是思想上的問心無愧。
一個干凈的人,身后沒有流言蜚語,一顆干凈的心,絕對沒有藏污納垢。坦蕩的作為,是一個人處世最硬的口碑。
人若坦蕩,良心得安寧;人若狡詐,身上背罵名。
人若真誠,一直被人敬;人若虛假,早晚被人扔。
一個坦蕩的人并非沒有煩惱,只不過他把煩惱當作一張廢紙撕掉。
一個坦蕩的人并非沒有憂傷,只不過他把憂傷的愁緒編織成希冀的網絡。
一個坦蕩的人并非沒有痛苦,只不過他把痛苦的傷痕化作升華靈魂的力量。
生命中多一份坦蕩,你就不會為難以承受的災難而悲傷。你就會用美好的意念代替一切苦惱,命運就不會那么凄苦了。
仕途中多一份坦蕩,就不會被功名利祿所迷惑。你就不會看人眼色行事,官場上就會凈化許多。
生活中多一份坦蕩,你就不會為雞毛蒜皮事而窩里斗,人生就會輕松許多。
失戀時多一份坦蕩,人生就少一份痛苦,少一分頹唐,就有了天涯何處無芳草的自慰。
失敗時多一份坦蕩,心理就少一份懊悔,少一分沮喪,就有了勝敗乃兵家常事的自慰。
人人都多一份坦蕩,人類就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珍重與美好!
怎么才能變成一個坦蕩的人?勵志人生網的感悟是:
遇事不說怨話
人生如此苦短,沒空去抱怨。茫茫天地之間,人,只不過是滄海里一粟;短短數十載,人,只不過是漂泊中過客。
怨話說多了,別人看不起,朋友也離開。
人活一世,抱怨一天,不如努力一天。
努力了,才有可能看到又一個曙光。
背后不說閑話
沒有用處的話,說多了,浪費時間;
惡意傷人的話,說多了,害人害己;
背后搗亂的話,說多了,眾叛親離。
與人交談的時候,真誠去對待,莫要論及他人的是和非。
走自己的道路,看自己的風景。
花開不喜,坦蕩為人;葉落不悲,尊重他人。
人前不說狂話
人生一世,有些成就,常會陷入茫茫迷霧中,尋不到方向;有點作為,就會沉迷于鮮花掌聲里,找不到出路。
生活中,如若鋒芒太盛,往往會傷人無形。
再優秀的人,沒有一個好的品性,眾人都會遠離,結果沒了人緣,丟了素質。
愿你我今生干凈做人,坦蕩做事,聽清風賞雅樂,一生對得起良心無愧于心。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