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過這種情景嗎:與朋友或同事交談至某一時段時,雙方突然都靜了下來,這就是交流中最尷尬的局面——雙方無話可說了。
無話可說,有時候是因為一方對另一方說的內容根本不感興趣,有時候是因為一方說的意思和對方的理解有偏差,有時候是因為雙方缺乏在某些特殊情景下的溝通技巧。
良好的溝通需要雙方在適當的時候分別扮演起發送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的角色。因為交流是兩個人的事情,你不能指望等著對方為交流過程負起全部責任。
以下12條建議可以教會你在無話可說的時候說什么,以及如何避免無話可說的情景出現:
1.避免判斷
不要輕易地對某事某人做出道德判斷或價值判斷。因為即便這些判斷不是針對對方的,也會使在座的每個人都有一些不安全感和內疚感并會讓他們不舒服。沒有人需要太多的判斷和批評。
如果你確實要發表一些批評意見的話,你最好是以嚴肅的專家的姿態或值得信任的朋友的姿態說話,這才會讓對方愿意和你交流下去。
2.慷慨贊揚
人們通常都希望得到支持、表揚和贊同。對這些東西盡量慷慨一點。即便一個人很悲觀,時常自責,他也至少需要別人的贊同,而不是空泛地鼓氣。但注意不要變成一個老好人,不要虛偽地奉承,而是真誠地、實事求是地贊揚。
3.觀點要個性
說話的主題要具體,多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話,而不要用書面語,不要說套話,更不要泛泛而談。
4.想好再說
花時間和精力想想你想和對方交流些什么。不要不經過大腦開口就說,而又沒有主題。當然了,沒有刻意準備的交流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有時候如果你多考慮一下交流的技巧會讓你的生活更愜意。特別是當別人不理解你或不重視你的時候,為交流做些準備是必要的。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