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個老財主十分有錢,經(jīng)營著一份很大的產(chǎn)業(yè),不過卻孤身一人,他一沒娶妻,二不生子,怕的就是這些人回頭分他的家產(chǎn)。
老財主整日守著一個空空蕩蕩的大房子過活,為了賺得更多的錢財,不顧自己年事已高,仍舊是起早貪黑,拼命勞作,一刻也不肯停下,能自己解決的事情,絕對不會花錢去雇人完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皆是如此。更不可思議的是,盡管他擁有了數(shù)不盡的家財,卻從來不舍得花掉一分,整日吃得是粗茶淡飯,穿的是破衣爛衫,活脫脫一個乞丐模樣。實在迫不得已要拿錢出來買糧食,他也會心疼得好幾天吃不香睡不好。平時遇到有人向他借錢,他總是不問緣由,毫無商量余地地一口回絕。
有一次,住在他隔壁的鄰居上門來找他借錢,當時他的老母親重病臥床,兒子又摔斷了胳膊,急需要一筆錢來醫(yī)治。鄰居一向生活貧困,連吃飯都成問題,更沒有錢來治病。無奈之下,他才來到老財主的門上,乞求他能看在多年鄰里的份上,借點錢救命。
誰知,好說歹說,老財主愣是不借,還說:“你求我也沒有用,我也沒有錢啊!”鄰居還是不愿罷休,老財主走哪他跟哪,并不停地求他:“您做做好事吧,您有那么大的產(chǎn)業(yè),不會沒錢的,您不會眼睜睜地看著我的兒子落下殘疾,我的老母死于非命吧,您借我一些錢,我一定會報答您的。”
最后老財主實在推脫不過,就去里屋的錢匣子里取出10文錢,十分不情愿地交給鄰居,心疼得緊閉雙眼,看也不忍心看,還一再囑咐鄰居說:“我把全部家業(yè)都拿來幫助你了,可千萬別對別的人說啊,不然他們都會像你這樣跑到我這里來的,可憐我哪里還有錢給人家啊!”鄰居傷心地流著眼淚說:“10文錢叫我一家怎么活呀,你也太狠心了!”老財主也是老淚縱橫,不過他心疼的是他那10文錢。
此后,人們就在背后稱他為一毛不拔的“鐵公雞”。不料,老財主不小心也得了一種怪病,因為平日里家里只有他一人,臥床好幾日無人照應,鄰居們因為從未得到過他的幫助,也懶得去幫助他,最后老財主一命嗚呼。因為沒有繼承人,又沒來得及立下遺囑,他所有的田地、房產(chǎn)都被官府沒收,他積累的錢財也都充國庫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錢財雖然是很有用的東西,也是彰顯一個人地位、身份的最好標志,但是錢不是萬能的,錢買不來真正的親情、友情和愛情,更買不來快樂和別人對你的關心。當你不懂得達則兼濟天下的道理時,那么很快就會變成孤家寡人,也許你對別人是金錢上的吝嗇,別人則對你是情感上的吝嗇。這樣,當你遇到危及或者患上病痛時,絕對不會有人來幫助你。
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本是供人用的,千萬不要被金錢驅使,成了錢的奴仆。在處理錢的問題上,切不可學故事中的老財主,而是要讓金錢用到該用的地方去。通過布施金錢,你換來的是快樂及友情。可以說,幫助別人的同時,就是在幫助你自己。如若不然,就會讓你自己變成孤家寡人,幸福時無人分享,遭難時無人伸出援手,這豈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要懂得為自己布施
首先,千萬不要以為金錢就是一切,沒有了人,金錢什么都不是,金錢不會自己變成美食讓你享用,金錢也不能自己化作衣衫讓你取暖,金錢更不會在你需要幫助時,自己長腿幫你忙前忙后。
其次,錢再多也要用在適合的地方,主動去幫助最需要之人,散財不能以籠絡人心為目的,如此一來,別人對你的感激就會僅限于物質層面。
第三,守財不如守“仁”,一個仁而兼濟天下的人,必然會聚攏更多愿意付出的人,這樣,才不至于落難時無人問津。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