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才子張岱的《陶庵夢憶》里有句話:“人無癖不可交也,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之交,以其無真氣也。”我也覺得,有自己喜歡的東西的人多可愛,談到自己心中所喜,眼睛都閃閃發(fā)光。
人活在世上有一個愛好,也許有些燒錢,甚至在別人看來是玩物喪志,唯一的用處就是取悅自己。但愛好本身這件事并不需要反省,不能矯枉過正,一味的追求攢錢,忘記了生活的本質,放棄了最初的追求。
愛喝咖啡的人,未必一定是專家。就是喜歡咖啡的香氣,就是愿意不怕麻煩自己磨豆子,手沖一杯香醇的咖啡。你卻說“這都是拿鐵因子,積攢下來,復利滾復利,30年后有70萬。” 。
小姐姐們根據自己的服飾、場合細心搭配口紅顏色,還會很用心地寫試色功課與大家分享,收喜歡的限量版絕不手軟。在她男友看來,那些西柚色、南瓜色、豆沙色、橘色只有兩種區(qū)別:涂,和沒涂。難道小姐姐買的口紅就完全算浪費了嗎?
我關注的一些香水博主、手賬博主,看她們入手新貨的喜悅,就已經覺得很美好。那些瓶瓶罐罐,膠帶彩墨一定也很開心遇到了能發(fā)揮它們價值的主人。
很多人聽說過著名主持人楊瀾的故事:當年她留學英國時,由于穿著隨意,被面試官拒之門外,回到家又被房東各種嫌棄。心情極度抑郁的她,直接在睡衣外面裹了一件外套,就走進了一家咖啡店。座位的對面坐著一個衣著端莊的老太太,舉止優(yōu)雅地喝著咖啡。老太太起身時悄悄給她塞了一張小紙條:洗手間在你的右轉彎。哪有人有義務,透過你邋遢的外表,去發(fā)現你優(yōu)秀的內在和腹有詩書的才華?
當然,我并不是鼓吹大家去消費,買衣服、買包包、買口紅。而是希望大家既要有足夠的精神食糧,也要有合適的服飾、妝容來搭配,帶著夢想和美好憧憬,由內到外,活出真正的美。
此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買買買若能帶來長久的歡喜,必然有個真心喜歡的精神基礎作為堅實后盾,最重要的是要有相應的物質基礎。
心有所好,揮霍亦得有度
1) 任何開銷,都不能以省吃為前提。高糖、油炸、高熱量零食可以省掉,蔬菜、水果、乳制品都不能少。
有喜歡的動漫/偶像,花錢買周邊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有時初入職場的姑娘收入有限,靠省吃來節(jié)約資金,過分降低生活標準,損耗自己健康來省錢是最得不償失的事情。
2) 錢并不是花掉了,而是換了另一種形式陪在你身邊——適用于物盡其用的人。
幾千塊的健身私教課值不值?辦張健身卡,然后搜網上教程自學,70%(甚至更高)的結果是半途而廢,搞不好還有因為自己練習不得法留下的損傷??此剖×隋X,其實是浪費時間。
在專業(yè)人士的指導下,合理規(guī)劃,不繞彎路,得到理想效果,享受健身樂趣,這錢就變成了傲人的身材,健康的體魄陪在身邊,這種錢確實花得值。你現在的某些支出,決定了你的未來。
所以,我們要毫不吝嗇的為學習花錢、為頭腦花錢、為健康花錢,為未來花錢,不對自己進行投資,那就是對未來投降。
3) 入坑時候砸錢爽,退坑時候半價閑魚沒人要。
現在各種營銷吹太厲害了,很容易跟風。而愛好這種事,又不是花了錢就能培養(yǎng)的。本來就不愛讀書的人,不會因為買了Kindle就脫胎換骨。尤克里里好學,多少人只學會了彈《小星星》??鞠涫呛茫嗌偃速I回來就擺在那里吃灰。Nintendo Switch大火,原來不玩游戲的人也心動,結果發(fā)現自己根本不愿意再花幾百塊去買游戲。
腦子一熱為自己以為會喜歡的花大價錢才算浪費,這種人活該窮。
找到自己真正的喜歡,花錢心甘情愿,所帶來的幸福,比花在毫無意義的物質上帶來的幸福持久得多。
沒偷沒搶,為“心中所愛”花錢,就應該理直氣壯。那些被嘲笑的某些“隱形窮人”,也許正享受著精神生活的豐盛與歡愉。只是,別人不知道而已。再說,掙錢為了什么?她理財社區(qū)中有個小組就是很好的答案,“攢錢圓夢”,如果一味的省錢攢錢不去實現心中所好,最終忘記了生活的本質。
總之,消費這種事情因人而異,沒有什么優(yōu)劣之分,別讓衣著襯不起你的收入,忘記了生活的本質,也別多年打拼下來,除了一堆包包衣服等所謂的愛好,什么都沒剩下就好。
當然,如果還掙扎在溫飽線上,首先你要養(yǎng)活自己,然后再去攢錢圓夢。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