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那時候,我們都喜歡聽王菲。
她唱了《紅豆》,一聽就是很多年。
“等到風景都看透,我會陪你看細水長流”
然而,少年不知愁滋味。
書里看的,心里想的,
都是我這一生不要平凡。
某一天,實現心中模糊的夢想,
遇見一個特別的愛人,
轟轟烈烈的愛一場。
后來,跌過跟頭,
與很多人擦肩,年歲伴著遺憾而走,
才逐漸明白,人世間的山山水水,
哪里會隨著個體生命的生滅而更改?
只是,當生命的重量不斷沉淀,
我們可以看到更高更遠。
看見我不過是萬水千山中的一棵渺渺青松,
而你是十二月間落滿南山的梅花一朵。
雖微小,但美麗,不可缺失。
至此,我開始向往“細水長流”的生活狀態,
不論是與人相處,還是與誰相愛。
直到多年后某一個冬夜,
我提起水壺,
慢慢往裝著紅茶的蓋碗里注水。
水流很細,綿延溫和。
從容不迫地與茶葉有層次的融合,
成為一盞溫潤的茶湯。
茶香裹在水里,不浮華,
待一入口,就跟著熱熱的氣韻,
一路凝聚到了胃里。
再逐漸散發流動至四肢,
讓整個身體都暖和、愉悅起來。
我突然明白,
細水能長流,是因為途經的地方,
都選擇了接納而不去阻斷,
水只需將它溫柔的力量,
一如既往的堅持。
而在我們的人生經過里,
要做到細水長流,
就正如沖泡這一盞紅茶湯。
需要恰到好處的理解與技巧發揮、
充分的時間積淀,
以及最重要的,你愿意為之付出多少真心。
真正認識彼此,無論對錯好壞,
都愿意接受與包容。
愿意與過去的不愉快和解,
有共同進步成長的真心。
茶湯無言,但當我學會去傾聽,
它就會告訴我很多。
02
因為上一對一小課的關系,
我與很多來學茶的學生,
彼此都成為了值得信賴的朋友。
他們從城市的不同角落趕來,
因此上課前十五分鐘,
我都會為他們沏上一壺茶,
清靜在趕路時升起的浮躁心。
裊裊茶香中,
他們或者靜默無言,或者絮語述說。
偶有對生活狀態的憤憤不平,
說的最多的,是:
我明明做的很好,為什么老板還不滿意?
我已經對他夠好了,他還想要怎么樣?
一言要之,就是:
我已經付出了我認為的很多,
但為什么對方就是不滿意?
看著這些年輕、優秀的學茶人,他們的煩惱,
何嘗不是我們每個人都遇到過的呢?
我自己也曾是團隊工作中的一員,
后來做到團隊負責人,
因為自認為的優秀與經驗,
就主觀的以自己的認知去要求別人:
這個事情明明可以有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你為什么就做的這么慢?
算了算了,你放下吧,還是我自己來。
這么簡單的事情,你都還不會么?
這些難聽的話,我也對別人說過,
或者腹誹過。
也很難得到別人的理解與真心的贊賞。
我們在以自己標準苛求別人的時候,
也會逐漸對自己越來越苛求。
或者說,
當我們抱怨越來越多人不理解我的“好”,
生活中越來越多難辦的事情時,
是不是該學會換位思考,
我們所做的,
是不是別人真正需要的“好”,
是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
習茶初期,
當贊美之聲逐漸多了起來,
我開始生出分別心。
來喝茶的人,對方如果是懂茶之人,
我往往沖泡的格外專注用心,
期待聽見認同之詞。
這份小心思,
一直持續到《離言集》茶會辦到第二十期。
那是一個固定的小型茶會,周四晚上舉行,
只舉燈一盞,全程止語,
包括沖泡者在內,
事前都不知道茶品的名字。
這個簡單的小茶會得到很多人的喜愛,
我一直以為,是我在沖泡的時候,
刻意灌注入“寧靜感”的原因。
直到第二十期《離言集》舉辦,
那天晚上下著雨,
我聽著雨打在芭蕉上的聲音,
突然就忘了對茶湯的主觀情感注入。
只專注在沖泡的每一個動作細節里,
莫負這雨打芭蕉的良宵。
有人喝著茶湯,哭了。
大家都很安靜,沒有人去在意她。
那場茶會結束后,
有位參加了很多次離言集的老朋友特意告訴我:
這一場茶會,我最喜歡。
我問他為什么,他說,
“因為這一場茶會,你什么也沒給我們。
所以,我們感受到的不是你的情感,
而是茶湯帶給每個人的不同滋味與情緒。”
有人感動,有人覺得平靜,
這才是茶湯本身的力量。
在此之前,我總覺得,泡茶的人很重要。
所以專業的茶人,
要對茶湯有著細節上的控制與把握。
可那一場茶會后,我開始明白,
懂得去換位思考,懂得襯托他人,
適當退出,反而能獲得最好的結果。
茶葉是自然善意與智慧的凝結與表達。
數百年的生長蘊藏,
它所承載的能量與氣度,遠遠比我們更多。
在茶席之上,茶人的角色更應像一位“翻譯者”,
放下執著的表相,跟茶葉進行充分的溝通,
將當下的茶湯狀態,最正確、恰當的表達。
“不以物欺”、“不以人分”,
將這一份善意與能量,傳遞給更多的人。
在謙和、平靜的去進行這一件事的時候,
“我”慢慢不見了,不知不覺間,
變成更溫柔的人。
用溫柔寬容的眼神去看周圍,
會發現,事情并沒有想的那么糟啊!
03
去年春天的時候,有位學生想存一些茶,
我給她推薦了一款當時的頭春普洱茶。
因為是新茶,我跟她說,
你要再等等,這款茶會給你驚喜的。
后來,她還是等不了打開來喝,
并且告訴我:
滋味薄又苦,
實在比不得那些名山老茶,
莫怪價格這么便宜。
我只能依舊告訴她,你再等等,
給它時間,它會給你驚喜的。
這位學生經營著一個藝術空間,
自身非常優秀。
但她因為年輕,身邊也才俊輩出,
就總有著緊迫與焦慮感。
每一次見面,美麗的臉上都寫滿疲憊。
她問我:老師,為什么我就這么累啊?
后來她總是很忙,
越來越優秀,也越來越迷茫。
今年夏末,她興奮的跑來說:
老師,你還記得去年我存的那款茶么?
我忙的一年沒管它,
結果昨天泡了一些來喝,
好香好甜啊!它真的很好。
它是真的很好,
只要你愿意給它一點時間讓它沉淀。
你也真的很好,
只要你愿意給自己一點時間,
讓自己積累與轉變。
在這個做什么事情都追求加速度的浮躁社會里,
我們總習慣于很快去下一個結論,
用當下定義將來。
而說出否定的話語,
也總比說出肯定與期許的話語更容易。
當《從前慢》的歌聲打動越來越多的人,
當細水長流的生活方式被越來越多的向往,
或許我們應該懂得,
在漫漫人生路途中適時的慢下來。
給予身心停歇與沉淀的時間,換一派心境,
你的生活處境沒有你以為的那么焦慮,
你的夢想也沒有那么遙不可及,
你身邊的人也比你想象的更愛你。
04
我們常說,喝茶,不過是拿起與放下。
而習茶,就是學習與茶的溝通、
隨心所欲的技巧,
懂得如何更好的“拿起”與“放下”。
在與茶的不斷換位思考與深度理解后,
破除表相固化的“我”,
看見那個不斷變化、不斷強大的“我”,
將進退得當、謙和平順、溫柔積極的態度,
游刃有余運用到生活的點滴尋常處。
無論何時,當我們心生煩惱,
這種人世間最清凈的歡愉,
都會在潛移默化中滋養我們。
在杯盞茶香中,照見更真實的自己,
即使未來之路萬水千山,
也依舊可以細水長流,從容而過。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