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發(fā)現(xiàn),有一種特別神奇的人生階段,叫薛定諤的中年。
油膩中年人的話題已經(jīng)有段時間了,不出意外,沒多久會繼續(xù)出現(xiàn)如“油膩”、“保溫杯”般刷屏朋友圈的中年詞匯。
對大部分人而言,人生是典型的“U型”。幸福快樂和無欲無求被掛在兩端。“反正我還小”、“反正我已經(jīng)老了”能將一切帶過,而其他時間,想得卻不可得,已擁有怕失去。越趨向中段,焦慮和慌張越是成為其他階段的最佳注腳。
偏偏,他們對此是敏感的。
王爾德說,“老年人相信一切,中年人懷疑一切,青年人什么都懂。”
廣泛情緒一雜糅,就容易變味,忽視了一個事實:
轉發(fā)爆文的中年人不一定油膩,嘲笑油膩的人群更不見得清爽。相比于此,按照馬斯洛大爺?shù)男枨蠼鹱炙灿跍仫栯y道不是更底層的中年弱勢么?
一、中年人該有什么畫像?
其實呢,油不油膩,和中不中年沒啥關系。二十來歲就滿身浮油的人多得是。
前陣子,朋友公司來了個畢業(yè)不到3年的年輕人面試。專業(yè)知識平平、頻繁把HR問題打斷不說,不到10分鐘畫風驟變,侃侃而談資本力量、互聯(lián)網(wǎng)精神、時代掣肘、開創(chuàng)局面…牛逼的詞語層出不窮,說到興起感慨道:“哎我告訴你們,這社會欠缺一種精神,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上行力量,你了解嗎?”
朋友內(nèi)心飛滿彈幕:
我只想招個維護人員,你和我聊精神力量,合著還要你教我做時代弄潮兒是嗎?
咳咳,尚年輕的臉上,掛滿老江湖的神情。
坦白說,現(xiàn)在被寫滿定義的中年人,確實有些連我這個同類也無法贊同的舉止和氣息。只是這些,其實在哪個年齡層都存在,不過被輿論和群體意識在聚焦下放大了而已。
不是因為中年所以油膩,是因為油膩才導致中年呀。
若一定要說中年人身上最廣泛的特性,在我眼中,不是焦慮,不是油膩,更不是盤串盤西瓜盤火龍果,而是甘于溫飽:
算了,誰都是這樣過的。
工作嘛,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就好。
我就討口飯吃,何必呢?
行行行,你們怎么說我就怎么做。
工作生活中吊兒郎當要死不活,裝起逼來開天辟地電光火石。幾年時間一晃而過,唯一的年化是人老了,認命的氣息越來越重。
因為害怕失去就停止冒險,因為喪失敏感而自我封閉,這就是中年人啊。
何況,被diss的也不是油膩中年。
就像高曉松,美顏自拍不算清爽吧?可他就算帶著大金鏈+笑得嘿嘿嘿,好像也沒人覺得油膩吧?
就像問你喜歡什么樣的人,你總能列出個12345,可等你真遇上TA,什么標準、什么理想型都是瞎扯淡,喜歡的就是TA,沒有其他。
看似24K純手工打造出的模板,很可能某個現(xiàn)實碰撞下就什么都不是了。
人們討厭的,實際上是庸碌無為的中年油膩罷了。再說,油膩是別人眼中,溫飽是感同身受,人到半路,還有什么比閑魚般混吃等死更為尷尬的呢?
二、還是做個不求溫飽的中年人吧
我們都知道: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jīng)變成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
再只求溫飽,估計是過不上美好生活了,倒挺容易成為主席口中最牽掛的人。
那么,怎么算不只求溫飽?
第一、深刻認識到,人不怕變老,就怕變舊。小鮮肉遲早會變得老臘肉,宇宙定理,沒啥了不起。可是,太多的人,還沒等成臘肉內(nèi)心就已銹跡斑斑。余下的時光,頂著這副驅殼在恍惚中度過。
連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都變了好么?一旦思考靜止,腳步變緩,一個人就會呈現(xiàn)出“無法適配 ”的窘態(tài)。
我挺贊同蕭伯納說的這句話:一個人,只在年少時擁有年輕是件十分可惜的事。
變舊的面容,可比變老可怕太多了。
第二、如果你只有溫飽的錢,就只能有溫飽的命。沒錯,1000個人眼中有1000個溫飽標準,有一點卻是不爭事實:
假如掙的錢只夠養(yǎng)活自己,理想再浩瀚,愿景再斑斕,也不過空中樓閣(當然,除非你壓根就沒啥愿景)。
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
即便文藝青年做到黃金段位,幾句“你買房了嗎?積蓄不少吧?”就能把你瞬間KO。世界對溫飽線下掙扎的人,才是難有寬容余地。
人到中年,不求高級,但求得體,這其中包含物質、精神,對人及對己。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固然好,只是“永遠不慌張,永遠不失選擇 ”更重要。
三、請憑借手中所有,去認真面對
有人評論,中年或中產(chǎn)階級的文章容易刷屏,源于脆弱的安全感。
這點我是贊同的。
可安全感這東西,不是依靠幾句輿論、幾篇熱文、幾句感慨獲得的,它是靠一點一滴掙來的。
什么樣的人最難得到安全感?
身后無退路,眼前無希望的人,最難。
外界像按了快進似的瘋狂迭代,若還像遠古時代的人們那樣,只求口飯吃,沒去跟上并掌握新的“捕獵”技能,估計不久就連飯都吃不上了。
況且啊,人類進化至今,都是為了更高級的自我實現(xiàn)。是,絕大多數(shù)人都會經(jīng)歷溫飽階段,可若只求溫飽,我們又何苦花費幾萬年爬上食物鏈的頂端呢?
這正是人生與猴生的區(qū)別。
要想過上不僅是溫飽的生活,首先得有顆不求溫飽的心。不去否定任何可能性,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
如村上春樹所言:
缺點和缺陷,如果一一去數(shù),勢將沒完沒了。可是優(yōu)點肯定也有一些。我們只能憑著手頭現(xiàn)有的東西,去面對世界。
不管你是92年的阿姨,還是30歲的大叔,或是年近不惑的寶寶,歡迎你(我)們,做個不求溫飽的中年人。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