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往也明白“好人難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過,這些事理沒有遭遇到意外伏擊,所以每次有人尋求幫助配電腦,我都應承下來,都是熟人朋友的,我也拉不下這個臉。別人即然找來說明人家對你信賴,我就應該兩兩肋插刀,義無反顧。
自從幫熟人配電腦受到猜忌,心壁受了點傷,我清楚了人心是復雜的,一個人一個心胸,人與人的心地是完全不同的,千差萬別的。幫助求助的人,十個人之中就可能有個把人,生性有疑心好猜忌,似乎對誰都不放心,自然連自己也不放心。
所以我知道了,一個人道理上明白,不等于真正明白。比如好人難做法理上無人不懂,但怎么難做,問題出在哪里,并不是十分清楚。只有實踐了才可能“恍然大悟”。正像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里的喬安山救了人反而被人誣告為肇事者一樣。喬安山的善良讓他只考慮到救面前的人,所以留下一段說不清楚的空間。喬安山自己心里明明白白沒有用,在外人看來不是清清楚楚。這就是明白與清楚的區別所在。
我是吃一塹長一智嘛。有個同事來找我配置電腦,我自然不好推托。于是我搞好配置單,他邀我陪同去市場跑了幾家大門面的電腦公司,每家都給配置的電腦報個價,然后由同事自己選擇在哪家買。我跟著同事去他選定的一家,我經常幫人裝電腦,所以許多老板都面熟,我與同事剛落座,我就說:“我陪同事跑了幾家,價比三家嘛,他最后選擇你們店。”后面的事都是同事跟老板在討價還價,我保持沉默。
經過幫忙熟人配電腦的實踐,我總結了幾條:一是買家自己去選擇商家,二是買家自己談價訂貨,三是依照配件單幫助驗貨驗機,同買家一道對照型號確定無誤。這幾個環節讓熟人看得清清楚楚,心里自然明明白白。否則,光自個心里明白心里清楚,人家眼睛沒有看得清楚,留下空間終歸可能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