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要過著什么樣的生活,完全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去實現的,沒有誰是可以一勞永逸的,想要的東西只能靠自己去爭取,接下來就請大家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聽MBA的老師說,現在很多企業存在一個普遍的現象。新進的員工,前兩年,會玩命的學習、努力地工作,畢竟“每個人剛工作的時候都想改變整個世界。”
大概第3年的時候,很多人開始“老油條”,雖然沒有老員工的精湛技術,卻也過了新員工拼命學習的階段。感覺自己比上不足但是比下有余,想著領著一樣的工資,何必那么折騰自己。于是,少了一份踏實肯干,多了一堆抱怨吐槽。
他們開始一天天熬著日子,下班后多一點努力都不會付出,多一點腦筋都不想動,并且看到別人努力賺錢總會覺得別人太辛苦,容易過勞死,身體不好有錢有什么用等等。
可能,安逸和無聊是并存的吧。逮人就問:“業余時間在干嘛?忙嗎?忙啥?會不會很無聊?”
其實一點都不喜歡聽到別人多么努力,多么上進,多么正能量的故事。勵志的文章,微信里收藏了一大堆,只是再也沒翻開過。問別人,只是單純的想知道別人也一樣安逸,一樣癱,從而安慰自己那顆“自己不努力,還害怕別人努力的”的心,讓自己心安理得的繼續安逸著。他們看過很多名人名言、勵志警句,道理都懂,但越活越糟糕。
當然,以前我自己也是如此。明明有大把的時間,連無聊都能忍受,有勇氣去活成自己不想要的樣子,就是沒勇氣奮起。可以無聊到把手機里幾十個游戲,一個個點開玩一遍;頻繁的打開朋友圈一次次刷新。就是沒勇氣打開一本書,學習一個課程或寫下一篇文章。
有一次,老婆說起她的同事小A。
小A是個文職,平時工作挺忙的。工作之余,她竟然在備考注冊電氣工程師,知道的人都懂,那可是要讀壘起來足足有兩三米高的書,更震驚的是,那個時候她還懷著孕。不都是說,懷孕的女人很容易感覺疲憊嗎?難道她是鐵打的,每天除了工作,一有時間就學習,一有空就刷題。每天如此,雷打不動。盡管最后很可惜,考試差了幾分。本以為她會很失意。沒想到,休完產假的她,工作之余,又開始新一輪備考。一手帶娃,一手刷題,雷打不動。
她說:“一個人,如果你不去堅持,你不去負重前行,那么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極限是哪里,你也不會知道你能夠承受多少的負擔。”
這個故事讓我聽得膛目結舌,原來我們身邊就有勵志人生,而不僅活在別人的文章里。不管結果怎樣,她這份努力,這份積極向上正能量,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小A的故事給了我一種溫暖力量和篤定態度包圍的安全感,我想她一定能成功。
聽過小A故事,一般人都會打雞血,信誓旦旦要學習她,學習她敢想敢干,她高度自律,她堅持不懈,以及不急功近利,失敗了還能站起來繼續往前走,不達目的的誓不罷休。“明天就開始”,牛氣哄哄發誓,說的話鏗鏘有力。
枯燥的迷茫 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然而,第二天,又過起上班刷淘寶,下班看泡沫劇的日子。分明并沒有多開心多幸福,過著日復一日枯燥得一眼看得到死的生活,甚至理直氣壯地指責那些有夢想,并為之拼搏努力的人。
企業普遍的現象和小A的故事,讓我莫名的慌張,畢竟我也是同類人。
別人的努力,我們不敢正眼看,或假裝看不見,以為的大家一樣安逸,卻有人在玩命的努力。
我開始嘗試改變自己的想法。我開始偷偷地觀察身邊的人與事。發現那些被領導喜歡,委以重用的人,一個個都是勵志對象。他們每個都比自己努力100倍、自律1000倍。仔細偷偷的看看他們的日常,不得不說,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每天拉開一點點。3年就能甩我100條街。
其實他們無非就是那么幾項——堅強、勇敢、自律、堅持、逆境出人才。而我們大部分人卻喜歡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讓別人進來,也不出去看看別人,以為這樣就能固守城池,安穩舒適。我們缺少的并不是他們成功的要領,而是對自己的改變:戒掉拖延癥、克服懶惰、走出舒適圈,而不是對自己無限的寬容和高度的自信。
“你怎么過一天,就怎么過一生”。
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自己是做大事的人,自己的改變大業明天開始,明天開始讀書,明天開始學習,明天開始早起上班不遲到。計劃給明天的事情,都只能是一夜雞血,第二天起來一切濤聲依舊,一輩子都很難實現了。明日復明日,每一天懶散懈怠的自己,組成了自己平庸無為的一生。
不要在該努力拼搏的年紀,選擇安逸,不如現在就開始吧?
當你決定一件事,馬上出發,并且朝著這個方面不斷地努力、發展自己的能力,你就會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能量來幫助你,直到你達到目標。
想要改變世界,先從改變自己開始,但如果連自己的壞毛病都改不掉,只能讓世界改變你。你有多自律,就能多成功。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