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暴席卷全球,投資人血本無歸,企業裁員、減薪、放無薪假……社會彌漫著不安情緒,很多人對未來感到茫然。
然而,仔細想想,苦日子不是今天才有,不景氣也并非21世紀的特產,我們為何會比以前更感到不安?每個人的財富,當初不就是從毫無存款慢慢打拼累積而來。
鄰近的日本面對這樣的時代,提出一種值得學習的態度——此時,正是把自己“歸零”,重拾最初的自己,讓人生重新起航的好時機。歸零,才能從中找尋新的價值。與其為自己所失去的東西而悲傷,不如檢視自己依然擁有的事物,從中積蓄新的能量,成為再出發的動力。
培養“雜草之魂”
雷曼兄弟倒閉后引起的骨牌效應,讓往昔養尊處優、揮金如土的華爾街精英,成了到處投簡歷找工作的落難者。剛走出名校商學院的畢業生,則感嘆自己生不逢時,空有亮麗學位與能力,卻再也沒有大公司捧著高薪上門。
曾在2004年雅典奧運棒球賽,跟王建民、曹錦輝同場較勁的日本職棒巨人隊王牌投手上原浩治,說出這樣的體悟:“要獲得勝利,得先學會認輸!”
人生不是生來就贏,大部分人生來都得面對各種失敗。正如每班只有一個第一名,每個球季只有一個冠軍。如果滿腦子想著“不服輸”,會讓自己陷入迷思的泥潭。人會有低潮,也有極限,即使你已經在自己的能力之內做到最好,但別人可能比你更努力,進步更多,所以別人就贏了你。
因此,要懂得服輸,培養“雜草之魂”,逆風來時,彎腰以待;等狂風止息時,再度挺身迎向陽光。
別急著東山再起
這是“從天堂掉到地獄”的日本企業家板倉雄一郎的人生體會。
他20歲就創業,開了一家游戲軟件公司,28歲又創辦資訊服務公司Hypernet,提供語音電話會議系統、網絡營銷系統與網絡廣告。營收曾高達7.7億日元(約合4800萬元人民幣),還榮獲日本“新商業大獎”的杰出企業稱號,風光一時。
然而,由于大環境改變,加上幾次經營策略誤判,導致公司債務高達37億日元(2.3億元人民幣)而宣告破產。
一無所有的板倉雄一郎,將自己沉淀下來,檢視自己的人生為何會走到這樣的地步,寫了一本書《社長失格》。他認為,失敗的人往往將敗因歸咎于他人,然而,他檢討將公司由成功經營到一敗涂地,是因為自己能力不足。
對失敗的人,周遭的朋友總會鼓勵:“別灰心喪志,你一定可以很快再站起來的!”對此,板倉雄一郎很不以為然。他認為,失敗的人如果急著東山再起,雖然斗志旺盛,但卻沒有時間好好沉潛下來,仔細思考自己究竟哪里不足、需要加強什么?還沒準備好就匆匆忙忙再出發,結果只是重復犯同樣的錯,對自己造成二度傷害。
因此,破產后的板倉雄一郎,先讓自己的身心徹底休息。他回到老家,過著悠閑的生活,將腦袋放空,才發覺,逆境原來是上天所給的禮物。讓他有機會靜下來思考自己的人生,以及自己在逆境中失去什么,必須加強什么,將來能夠朝哪個方向繼續走下去。
《社長失格》這本書,是他對自己的生涯體檢報告。如今,他持續寫作、演講,并擔任企業顧問,分享自己的經驗,也提出中肯的建言。
正是充電好時機
有句話說:“不景氣時,兩個地方人最多,一個是酒吧,一個是教室。”
當公司業務縮減,甚至開始放無薪假時,與其把思緒放在“薪水減少,工作可能不保”的負面想法上,不如這么想:你有比以前更多屬于自己的時間,可以多陪陪家人,增進親子關系,并且趁機利用時間進修,為下一個機會做好準備。
伊藤忠商事會長丹羽宇一郎認為,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培養閱讀的習慣,天天為之,不要中斷。知識會在這個過程中,一點一滴地積累,在未來某一個你意想不到的時機,開花結果。
面對逆境,我們會失去許多東西,然而,因為失去,才能讓自己凈空,重新面對最初時的自己。也因為失去,我們有了再度“獲得”的可能。當你懂得把自己歸零,以清明的心來看人生,就會懂得其中的道理。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