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是個好木匠,方圓數里,很有名氣。兒子長大了,學會了父親的絕活兒,卻不太滿足現狀,想到大城市里闖闖。
年輕人有志向,這是好事,父親很支持。但同時,他又不放心兒子,說兒子手藝還沒學成,等等再說。兒子不服氣,花半天時間,做了一扇門,擺在院當中,叫父親過來看。
這扇門,做得非常好,父親挑不出毛病。兒子得意地笑了笑,收拾行李便打算走。誰想,父親卻一把攔住了他,說:“不行!你干活的時候,為啥老是愁眉苦臉?”這不是雞蛋里挑骨頭嗎?兒子拉著臉,答道:“這是出力活,我還能笑啊?”
父親搖搖頭,拿出一只玻璃杯,沏上熱茶,笑道:“你說一下,這茶葉現在會是啥感受?”兒子撇撇嘴,說:“啥感受?痛苦唄,在那樣滾燙的水里,能好到哪兒去!”一聽這話,父親嚴肅起來,堅決不讓兒子出去。
兒子只好跟著父親,繼續在鄉下干。見兒子這個樣子,父親就耐心開導他,說:“人總得要門窗,總得要家具,咱們啥時候也不會失業。咱也不下賤,往大了說,咱也是搞藝術的,你懂不懂?”開始,兒子不解,心說:啥搞藝術,就是出苦力的!后來,時間長了,兒子終于想通了父親的話,再干活時,他也顯得精神多了,主動多了,像在享受著一種樂趣。
一天,他給父親沏了一杯熱茶,指著里邊翻卷沉浮的茶葉,說:“我知道了。這茶葉不是痛苦,是開心,你看它那歡騰的樣兒。”父親暗暗高興,“哦”了一聲,等他下面的話。
兒子笑了笑,又說,“茶葉就是叫人喝的。這時候,它要發揮它的用處了,當然舒服得要命,是不是這樣?”
“茶葉要是不開心,喝起來咋會香呢?”父親點點頭。說道:“其實,人也是一樣,不管干啥,不管技術高低,你都要樂意你的活兒,才能干出點事來。你總算明白了這個理兒!”
幾天后,父親送兒子來到大城市,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幫兒子開了個木工店。
兒子十分爭氣,由于他很“樂業”,不到兩年,就干出了一些名堂,把小小的木工店,擴大成了木材加工廠,生意相當紅火。
樂業成就偉業,樂業成就人生。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