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一書的作者路易士·賓斯托克說:“每一個人,無論是販夫走卒還是英雄人物,總有遭人批評的時刻。事實上,越成功的人,受到的批評就越多。只有那些什么都不做的人,才能免除別人的批評。”
你聽過塞蒙·紐康這名字嗎?這個人出生于1835年,卒于1909年。在萊特兄弟首次飛行成功前一年半,他說了以下的“名言”:“想叫比空氣重的機器飛上天,不但不可能,而且毫不實用。”
你知道約翰·萊特福特嗎?他不但是個博士,而且當(dāng)過英國劍橋大學(xué)副校長。在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這部名著前夕,他鄭重指出:“天與地,在公元前4000年10月23日上午9點誕生。”
你聽說過狄奧尼西斯·拉多納博士嗎?他生于1793年,卒于1859年,曾任倫敦大學(xué)天文學(xué)教授。他的高見是:“在鐵軌上高速旅行根本不可能,乘客將不能呼吸,甚至將窒息而死。”
1786年,莫扎特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初演,落幕后,拿波里國王費迪南德四世,坦率地發(fā)表了感想:“莫扎特,你這個作品太吵了,音符用得太多了。”
國王不懂音樂,我們可以不苛責(zé),但是美國波士頓的音樂評論家菲力普·海爾,于1873年表示:“貝多芬的第七交響樂,要是不設(shè)法刪減,早晚會被淘汰。”
好吧,樂評家也不懂音樂,但是音樂家自己就懂音樂嗎?柴可夫斯基在他1886年10月9日的日記上說:“我演奏了勃拉姆斯的作品,這家伙毫無天分,眼看這樣平凡的自大狂被人尊為天才,真教我忍無可忍。”
有趣的是,樂評家亞歷山大·魯布,1881年就事先替勃拉姆斯報了仇。他在雜志上撰文表示:“柴可夫斯基一定和貝多芬一樣聾了,他運氣真好,可以不必聽自己的作品。”
路易士·賓斯托克說:“真正的勇氣就是秉持自己的信念,不管別人怎么說。”
我們都知道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但是水只要不滲進船里,船就不會沉。記住一件事,只要確定你是對的,就堅持你的信念,無怨無悔。
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就能成為人上之人。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