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部分貧困的學生一樣,我也是來自農村。家鄉的經濟發展不太好,農民養家糊口很困難,加上封建思想嚴重,地方管理不嚴,到現在仍然很多夫妻生四五個孩子。我家就是這樣,我是老大,下有三個妹妹,我們四個都在讀書,大三、高三、初二和小學五年級各一個。父母都在家種田,靠賣菜維持日常生活,爸爸也偶爾會幫別人算算黃道吉日賺點錢,家里收入非常少。
其實要說貧困,有些同學家里更是艱難,但除了貧窮,其他方面的巨大壓力更是讓我喘不過氣來。我媽媽是從很遠的地方嫁到我們那里的,作為“外來人”,而且性格太善良軟弱,在我們村子里挺受欺侮的。我爸也比較懶惰,媽媽多次向我哭訴,說要不是生了我早就改嫁了。于是,媽媽把她一輩子的希望全部放在我的身上,我成了她的精神支柱。這讓我知道,除了奮斗,我別無選擇。
我還算爭氣,高考發揮不太順但也考了縣里的第五名,光榮地進入大學。背負著家里的希望,我自己攜帶行李坐了25個小時的火車穿越1500多公里來到武漢。因為高考成績優秀,我拿到了4000元的獎學金,加上后來中國銀行的貸款,我自進校以來就沒有花家里的錢。這不但減輕了家里的負擔,也讓媽媽揚眉吐氣了一把。媽說:“你爭氣,我再苦再累也值得。”后來我又拿了國家一等獎學金,偶爾我也能給讀高中的妹妹寄點生活費,并給家里安裝了電話。因為擔任學生干部工作需要,我給自己配了手機,另外也買了生活學習需要的電子詞典、自行車等等。
我明白,要挑起家庭的擔子,必須先給自己打好基礎,而且,我的目標不僅僅停留在消除個人貧困上,我希望自己能夠做一個對社會對祖國有用的人!大一時,在巨大的壓力下,我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周末我做了一份家教,來往于武昌與漢口之間,累卻充實。第一個學期我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大一下學期,我競選上了班長,踏實地工作了一年。大二下學期,我當選為學院學生會主席。到現在,我曾經獲得過兩次“校三好學生”和“校優秀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兩年半過去,我覺得自己成敗參半,總結了經驗也體會了教訓。我真的愿意跟許多家庭同樣有困難,或者在學習、生活上遇到挫折的同學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心得。
我很感謝兩年多的學生工作,這不但鍛煉了我的能力,也讓我的思想開朗了很多。在工作中,對于遇到困難挫折的同學,我們一起商量對策,分擔他們的困難。而對于同樣家庭貧困的同學,我會以自己為例子,告訴他們,要相信自己,艱苦只在一時,挺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會是輝煌。而且,只有自己堅強了,才能給自己的父母親以動力和信心。我在鼓勵別人的同時更好地鼓勵了自己。
其實,貧困不是借口,貧困更不應該是限制我們發展自己、開拓未來的緊箍咒!相反,貧困是最好的大學,讓我們更早地成熟,更好地學會如何勇敢堅強地面對生活、開拓人生。
盡管我的家庭條件不好,但我從來不認為自己和別的同學有什么不一樣,貧窮絕不會影響我的成長和發展。我很不認同一些同學因為家里艱苦,害怕讓別人知道,也不敢去貸款,不敢用自己的肩膀扛起自己的生活和未來。我更不認同一些同學因為家里貧苦,而不敢放開思想、大膽地去追求自己的未來。
我現在大三了,以我家里的情況,我應該選擇出去工作,盡快挑起家里的擔子才對。但我進行了長遠的人生規劃,決定考研。
我一直認為,盡管我們現在貧困,但我們仍然應該從信念的高度去相信自己的未來,因為現在我們面臨的任何困難——尤其是金錢——不應該阻擋我們對未來的選擇與奮斗?;蛘哂行┩瑢W會問,我考研和讀研的錢怎么辦?我三個妹妹的學費怎么辦?我忍心讓妹妹們因為窮而不能很好地讀下去?我能忍心讓父母再多勞累幾年嗎?
是的,為此我的心一直很痛,但,我堅信自己和我的親人!我告訴妹妹們,只管好好讀,兩個小妹妹的教育費用將全部由我承擔,大妹妹先繼續貸款,也由我來還。只要她們愿意繼續讀下去,我不會讓錢阻礙她們的前途。而我自己,也能夠繼續貸款,或者借錢——靠我自己!
我這樣想也這樣做了,因此分次給大妹寄過1500元左右的生活費。對于自己的發展,我也毫不吝嗇,剛過去的這個寒假,我花1400元參加了一個口譯培訓,外加200多元的資料費,為練口譯時錄音而買了MP3,這些我都毫不吝嗇,盡管我已經“財政赤字”了,但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
我一直在努力,但心態不再過激。我甚至忘記了貧困,只記住了我要奮斗,并提醒自己:路,會越走越寬的。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