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說:人活著有兩件事,忙著生或者忙著死。是啊,大家都在活著,都在按照各自的方式忙忙碌碌地活著?;钪拇蠹叶?a href="http://www.cdkhsjzp.com/huati/xihua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喜歡談論活著的話題,而且都有自己的見解。溫柔細雨博客不甘寂寞,也來湊個熱鬧。
本人認為,表面看同樣是活著,其實活著的方式并不是一樣的?;钪腥齻€層次:活著,體面地活著,明白地活著。
第一個層次:活著。
這是一般層面上的生活或者生存。這種活著,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終日為滿足吃穿用度而忙碌奔波。
贍養(yǎng)老人,撫養(yǎng)孩子,養(yǎng)家糊口,每日擔心衣食之累。純粹為了存活下去而算計而忙碌。忙碌的結(jié)果是勉強果腹,甚至溫飽是一種追求和奢望,小康就是遙不可及的理想了。
就國情而言,處于這種境況的是我國的基本群體。
他們不是改革的受益者,而是犧牲者。在企業(yè)的轉(zhuǎn)型改制的過程中,他們下崗了,買斷了,失業(yè)了,自謀職業(yè)了。別無長項,只能逆來順受,隨遇而安,沒有怨言也不敢有怨言,不去反抗甚至不懂反抗,他們擁有極強的生命力。我有做煤礦企業(yè)和其他企業(yè)工人的親屬,工資不足兩千,退休金則不足千元,要維持生計,還要供孩子讀書。他們都是處于典型的“活著”的層次的人。
“活著”的這個群體是社會構(gòu)成的基礎,他們處于金字塔底部,所占比例最大。
他們?nèi)绻し淙缥浵伻缙遄?,茫茫無數(shù),辛勤耕耘,默默無聞,任人擺布。他們不是“人才”而是“人力”,不是“勞心者”而是“勞力者”。在社會結(jié)構(gòu)上,他們往往有也五八,沒有也四十,有沒有都一樣,不為人注意,也不想為人注意。他們極其容易被遺忘。但是,他們是社會的組成部分,沒有他們,整個社會便會陷入癱瘓,甚至滅亡。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