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后創業者心目中,互聯網創業傳奇大佬里,馬云和史玉柱一直是大家艱苦奮斗,努力創業的楷模和榜樣。2013年1月15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馬云向員工發表公開信稱,將于2013年5月10日起卸任阿里巴巴集團CEO一職。
2013年4月9日,史玉柱也宣布退休,這是繼馬云以后又一位宣布退出舞臺的互聯網公司大佬,史玉柱稱自己對自己的團隊非常放心,并且,巨人網絡保持14個季度業績增長。在這位互聯網傳奇人物退休之前,DoNews創始人劉韌5年前對史玉柱的一篇專訪來追溯,從童年的成長到財富創業人生一共9個傳奇故事,以此讓創業朋友們全面了解史玉柱最真實的創業史。
一起來看看史玉柱的創業傳奇吧,因為篇幅比較長,我分成上下兩篇文章來轉載這9個史玉柱創業故事:
史玉柱傳奇故事之一:小時候
早上5點,天還沒亮,史玉柱就開始從山腳往山上爬。從史玉柱家通向山頂的路上,只有他一個人。史玉柱每天要克服怕鬼的恐懼,從栽滿石榴樹的一片墳地穿過,為的是,黎明時分和幾個要好的同學會聚在懷遠山頂,一起等待天亮。
從初中開始,到18歲離開故鄉,史玉柱不為了什么,就為幾個要好的同學都去爬山,大家都爬山,“我不去爬山,覺得好像太另類,就養成爬山的習慣。”
1962年,史玉柱出生在安徽北部懷遠縣城。“爸爸是懷遠公安局的,我媽媽是一個工廠的工人。”
初二之前,史玉柱成績不好,貪玩,愛看小人書,經常被媽媽訓。1977年恢復高考,讓史玉柱開始認真學習,因為“學習可以考大學了。”此前,高中畢業,就‘下放’了。
18歲之前,史玉柱隨父親兩次見識過大上海的繁華。基本印象是“太大了。”最深印象是南京路上24層的國際飯店。“還有外灘。”“外灘的樓和懷遠的樓是不一樣的。非常洋氣。”此刻,盡管走在南京路上,史玉柱依然覺得他離大上海很遙遠。
1980年,史玉柱以全縣總分第一,數學119(差1分滿分)的成績考入浙江大學數學系。但在浙江大學數學系剛過了一學期,史玉柱就放棄了成為陳景潤的理想。
“從圖書館借到《數論》,看了之后,我才了解到數學是那么的難。”和周圍同學比聰明,也讓史玉柱壓力很大。“尤其是長江以南的,成績好的并不想上清華、北大,都去上了浙大,所以,我們那個班里聰明人太多,學習好的也太多了。”
知道1+1不可能突破之后,史玉柱的數學理想破滅了。“我很想做成一件事情。但是很早地,我又意識到我做不成這件事情”,這是“我理想破滅的主要原因”。
理想破滅后的史玉柱開始跑步,培養各種愛好。他每天從浙大跑到靈隱寺,18里,然后,再跑回來,堅持了四年。
史玉柱傳奇故事二:從浙大經過安徽統計局到深圳大學
1985年,合肥。安徽統計局農村抽樣調查隊計算機房。23歲的單身漢史玉柱寫會程序,挖會“金子”,自得其樂。2006年,上海瑞金賓館,網絡游戲《征途》上線新聞發布會。史玉柱沖著臺下喊:“我是一個老玩家,20多年前,就在玩游戲。我懂游戲。”
數學家理想破滅后,史玉柱成績一直維持在中等,“每天被迫進行大腦體操訓練。”大三,畏懼純數學太復雜,史玉柱選擇了計算數學方向。當時還是小型機時代,進機房需要換衣服換拖鞋,編程結果需要打紙帶。史玉柱只覺得挺羅嗦,沒覺得計算機特別有用,對它也沒特別的感興趣。只是一門課而已。
1984年畢業,史玉柱沒什么想法地被包分配到了安徽省統計局農村抽樣調查隊。“聽說我是學數學的,統計局就是搞數字加減的,所以,就把我分到了統計局。”“這挺荒唐。”“數學不是加減乘除,數學系主要是邏輯,是大腦體操。”
分到單位沒幾天,史玉柱就被通知到西安統計學院進修幾個月。進修老師有抽樣調查之父之稱,這位美國教授介紹了最新的國外的抽樣調查方法,史玉柱發現沒有一樣能離開計算機。回單位說服領導,史玉柱南下廣州,花5萬塊錢扛回了一臺IBM PC。
史玉柱寫了個程序,找了兩個人錄入,過去二三十個人忙活一年的活,一兩天就干完了。搞得很多人從此沒事干。干得起興,史玉柱又編了一個分析軟件,能分析出,年收入400元以上的農民會買哪些東西,消費特征是什么;年收入400元到500元的農民消費特征又是什么
史玉柱的軟件不斷完善,國家統計局后來開了個會,要求全國各地的農村抽樣調查都用史玉柱的軟件。史玉柱因此得到了一二十元獎金和一個進步獎。相比當時每月54元的工資,史玉柱挺知足。
又沒事可干了,史玉柱就開始基于他分析出的數據,寫關于農村經濟問題的文章,居然還能發表在搞學術人挺在乎的高檔次雜志上。當時的安徽省副省長也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看了不少史玉柱的文章,很欣賞。副省長是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深圳大學客座教授,他面試了一下史玉柱,就在1986年將史玉柱招為了深圳大學軟科學專業研究生。這一年,24歲的史玉柱也結婚成了家。
在深圳大學,史玉柱學會了勤工儉學;學會了怎樣給別人帶貨的小生意;看到很多國外書籍和港臺關于經濟方面的書,他開始相信中國將來肯定走市場經濟的道路。在深圳大學眾多的講座中,1988年,史玉柱聽到了四通公司萬總經理的講座。“他的講座對我的觸動非常大。”“他談論四通如何創辦,他的題目大意是《泥飯碗比鐵飯碗更保險》,意思是,四通這個泥飯碗可以變成金飯碗。從那時起,我才有了準備創辦企業的理想。”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