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事之間要建立良好融洽的人際關系,必須經常相互溝通。而要做到相互溝通,除了相互幫助、相互諒解之外,得體恰當的語言也是非常重要的。許多爭吵,甚至發(fā)生在平素關系非常密切的同事之間,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說話不講藝術,使對方誤解,以致造成同事間的隔閡。那么同事之間怎樣交談比較恰當呢?
一、要注意對方的年齡
對年長的同事,最好謙虛些、服從些。當然,尊敬是最起碼的,年長的同事往往是高你一輩的,經驗比你豐富的多。與他談話,切不可嘲笑其“老生常談”、“老掉牙了”,應該持尊重的態(tài)度。即使自己不認為正確也要注意聆聽,而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見。
對于年長的人,最好不要輕易問他們的年齡,因為有些人往往很忌諱這一點,問起他們時,常使他們感到難堪和頹喪。所以,在與年長的同事談話時,不必提起他的年齡,而只去稱贊其干的事情,你的話肯定會溫暖他的心,使他重新感到自己還年輕,還很健康。
對于年齡相仿的同事,態(tài)度可以稍微隨便些,但也應該注意分寸,不可出言不遜,傷人自尊。在與自己年齡相仿的異性同事說話時,尤其注意,不宜亂開玩笑,態(tài)度暖昧,以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猜疑。
對于年紀比你小的同事,也要注意一定的分寸。應該保持慎重、深沉的態(tài)度。年紀較小的同事,有些思想可能太冒進,或知識經驗不及你,所以與他們談話時,注意不要對其隨聲附和,降低自己的身份。但也不要同他們進行辯論,不要執(zhí)意堅持自己的意見。只需讓他知道,你希望他對你有適當的尊敬,他就會因此而保持
適當的態(tài)度和禮儀。‘但是千萬不要夸夸其談,賣弄經驗,在自己的知識范圍外還信口開河。否則一旦被他們發(fā)覺。就會降低對你的信任與尊重。
二、要注意對方的地位
和地位高的人談話,常使自己有一種自卑感,從而木訥口鈍,思想遲緩。但有人為改變這種情況,卻走到了相反的極端,即對上級高聲快語,顯得粗魯無禮。這兩種態(tài)度都是不可取的。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