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努力無用,是你的努力無用!只有擺脫低質量的努力,建立高效的努力方式,你才能實現自我突破。大家游玩過微信跳一跳這個游戲嗎,今天勵志人生小編就整理了微信“跳一跳”高分技巧背后的職場努力法則,歡迎閱讀。
微信“跳一跳”:埋頭苦干,還得抬頭看路
作者:苦逼的水工男(80后勵志網站長)
01
年底了各種忙,很多人會忙里偷閑,玩點小游戲緩解工作上的壓力。20xx年年底微信更新的 6.6.1 版本開放了一個小游戲——“跳一跳”,很快在好友圈里風靡。我也在這陣小游戲風里被卷入,茶余飯后也玩起了“跳一跳”。
剛開始玩的頭個星期,沒掌握技巧和要領,憑著感覺亂玩,“再來一局”的按鈕都按得手指頭發麻了,也跳不過100分,排行榜里不少好友早就是300多,400分了,我心里納悶:我很努力在跳了,怎么才這么點分,人跟人之間的差距怎么那么大?
后來百度一下“跳一跳技巧”,才知道,原來游戲玩得好也是有技巧的,這里也分享“跳一跳”的技巧給大家:
1、連續跳到方塊的中心點,得分會翻倍遞增,即2分、4分、6分、8分、10分…
2、有四種停留地點停留一段時間后會有加分:
(1)黑膠唱片上停留會播放音樂,加30分
(2)徐記士多便利店停留會讓便利店開門,加15分
(3)魔方上停留會讓魔方旋轉修正,加10分
(4)井蓋上停留會出現沖水聲,加5分
了解規則,掌握了技巧以后再來玩,分數果然蹭蹭地往上漲,最好的時候可以跳到400多分,很快沖進好友排行榜前10名。
跟朋友見面的時候,他們說:你最近嗑藥了?玩起小游戲這么猛!
我心里嘿嘿一笑: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句話我們小學就學了,可用到實際工作和生活,又有多少人在真正用?
02
職場里,這幾年經??吹揭恍┕ぷ髅β档娜藗儯麄兂3J?ldquo;5+2”、“白加黑”地加班干活,可當領導叫他們拿出成果的時候,結果總是不盡如人意,打回去重來!又是一個“5+2”、“白加黑”的輪回……
于是辦公室里、朋友圈里總縈繞著這樣的抱怨:“忙啊,做不完的工作!我已經很努力了,領導還是不滿意!”可不管怎么抱怨,工作仍然沒有任何起色,領導仍然不滿意。
所有人都承認埋頭苦干的精神是值得稱道的,但我覺得:不能一味低頭做事,還得抬頭看看前方!就像玩“跳一跳”的小游戲,要是硬跳,跳到300多分,那你很牛逼了!既然想拿高分,跳之前為什么不先看看游戲攻略,掌握了規則和技巧,也許輕松就能上300分。
當然工作和生活不同于游戲,可道理是想通的,它反映的是一個人做事的思路。抬頭看路,就是在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善于總結。埋頭苦干的時候,想想有沒有更高效的方法,通過一些工作技巧來提高效率。
比如干一個項目,在開始埋頭苦干前,先了解整個項目的基本情況,梳理中重點和難點,分析一下主次,做到心中有數,想清楚做事的思路和方法以后再動手,避免“建了又拆”的情況發生,這才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埋頭苦干而百思不得其解時,停下手中的工作,適當地轉換思路,也許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埋頭苦干是一種踏實、認真的實干精神,而抬頭看路是把握方向、提升效率的關鍵。埋頭做事,可以打好基本功;抬頭看路,可以開闊思維,少走彎路。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03
這兩年,“無效努力”和“假勤奮”這樣的詞充斥著朋友圈,很多人都在轉發這樣的文章??捎械娜艘仓皇寝D發一下而已,卻仍然在繼續無效努力和假勤奮著。
為什么你的努力無效?為什么你明明每天都累死累活,還是得不到上司的贊許?
因為你的努力,都是低質量努力,甚至是假努力。
君不見,很多人每個周末都夾著本書去圖書館看書,卻在那刷了一下午的朋友圈;去健身房健身4個小時,有3個小時是在看美女。然后,在朋友圈發了一條“體胖還需勤鍛煉,人丑就該多讀書”,再配上兩張自己看書和健身的照片,炫耀一番,以此證明自己的努力。
這樣的努力,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用羅振宇的話來說,“他們只是給人們留下了一個辛苦努力的背影,但在正面,其實他們在玩手機,而不是在看書。”
更可悲的是,很多人還被自己這種努力的背影感動到了,以為自己真的很努力呢,殊不知自己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
拉磨的驢和馱唐僧西天取經的白龍馬,兩個每天都很辛苦。驢每天低著頭拉磨,日復一日;白龍馬一路向西,每天走一段路程。最后,白龍馬走了一趟西天回來,名揚天下。而驢依舊在拉磨,轉圈。
白龍馬努力,驢不努力嗎?
當然不是,白龍馬在走路的時候,驢也在轉圈。他一樣不曾休息,但到最后,碌碌無為。
這個故事的寓意在于:機械式的努力,只是勞動,卻只是一味的埋頭苦干,是無效的努力!如果一個農民不想著改進自己的耕作方式,再努力,糧食的產量也不會提高;就像“跳一跳”小游戲,你不掌握規則和技巧,再跳多少次,好友排行榜里你也只是中下游的水平罷了。
所以聽到有些職場人士抱怨說:“我努力了這么久,依然一事無成,再努力又有什么用?”的時候,我很想說:不是努力無用,是你的努力無用!只有擺脫低質量的努力,建立高效的努力方式,你才能實現自我突破。
還在無效努力的人們,埋頭苦干的同時,學會抬頭看看路吧!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