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人的人緣特別好,這到底有什么秘訣?
在我們所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人會特別吸引朋友與顧客。對于這樣的人,你不禁感嘆地說:“他把人吸引到自己身邊了!”
這真是一句妙詞,一語而言中。
人并非強迫他喜歡誰,他就喜歡誰。
山姆·史特威特或許是我們直到目前為止碰到過的最優秀的人,但是我們不見得會選他做個人的朋友。如果要問理由,那只有一個:他不是一個能夠填飽我們饑餓精神狀態的男人。我們和山姆在一起覺得不自在。因為他所散發出來的優秀氣勢,讓我們感到自卑。即使山姆這個人如何杰出,作為朋友,人們也會對他敬鬼神而遠之。
下面列舉的,是一般正常人所共同需要的三大基本渴望。利用這三種方法,就能獲得友誼。
一、容納
容納是維生素劑。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完完全全地被接受,希望能夠輕輕松松地與人相處。
在一般情況下和人相處時,很少有人敢于完完全全地暴露自己的一切。所以,若是能讓我輕松自在、毫無拘束,我們是極愿和他在一起的,也就是說,我們希望和能夠接受我們的人在一起。
專門找人家錯處而吹毛求疵的人,一定不是個好親人,好朋友。請不要設定標準叫別人的行動合乎自己的準則。請給對方一個自我的權利,即使對方有某些變態也無妨。
別要求對方完全符合自己的喜好,以及行動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要讓你身旁的人輕松自在。
能接受任性、殘暴的人往往具有帶動他人向上的最大力量。一個原本脾氣暴躁、動作粗魯的人,在不知不覺中卻變成了一個和善、可靠的市民,問他原因,他回答說:“我的太太信賴我。她從不責備我,只是一味地相信我,使我不好意思不改變。”
某位心理學家說:
“要改變一個任性或殘暴的人,除了對他表示好意,讓他自己改變之外,再也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了。”
很多優秀的人,往往能影響本質善良的人,接受他們,使他們更好。但是對于任性、殘暴的人,他們往往束手無策。為什么呢?因為優秀的那群人根本不能接受粗暴的人,甚至于避之如蛇蝎,在感情上并不相通,這怎么能想象對方變好呢?我曾經和一位有名的精神科醫生共進晚餐,話題談到人際關系中的容納問題,他說:
“如果大家都有容納的雅量,那我們就失業了!精神病治療的真諦,在于醫生們找出病人的優點,接受它們,也讓病人們自己接受自己。每個人剛生下來,都很輕松自在,同時暴露出恐懼與羞恥心。醫生們靜靜地聽患者的心聲,他們不會以驚訝、反感的道德式的說教來批判。所以患者敢把自己的一切講出來,包括他們自己能夠感到羞恥的事與自己的缺點。當他覺得有人能容納、接受他時,他就會接受自己、有勇氣邁向美好的人生大道。”
魯斯·哈比博士指出,如果每對夫妻都能牢記結婚儀式上的誓言:“我不計較這個男人(或女人)的一切,我接受對方所有的行為。”就會挽回很多家庭的不和睦。
很多大企業家和我說:
“我們要想提升某某人時,會先調查他的妻子。”
并非調查他們的太太長得是否很漂亮,或者很會做菜。而是她是否能讓他的先生充滿自信。
某些企業的老板說:
“做妻子要接受丈夫的一切。要讓丈夫生活愉快,擁有滿足感。當丈夫回到家里時,要替他裝上自信的彈丸。這樣做了丈夫就會想:‘她這樣喜歡我,可見我在她心中有一定的位置,并非一文不值。’做妻子的若能愛丈夫,信任他,他就會擁有‘我一定能做好一切’的自信。所以當他第二天出門時,他不怕任何困難的考驗,會充滿自信地接受挑戰。”
相反,作為丈夫回到家里以后,妻子只會嘮叨、抱怨不停,那他的斗志就會完全消失。
一個能容納自己丈夫的人,她必會得到丈夫的更加憐愛。
人們愿意和喜歡自己的人和睦相處。假如是因為妻子的緣故,讓丈夫對自己失去信心而討厭自己,那么,丈夫會隨著自己自信心、自尊心的低落而對妻子不耐煩,彼此會因為吹毛求疵而感情低落,這樣的結局就太煞風景了。
二、承認
每個人的第二渴望就是承認。
承認比容納更深一層。容納,實際上是消極的作法。我們容納對方的缺點與短處,伸出友誼的雙手接受他們,這只是消極的作法。倘若是積極的做法,就是找出對方的長處,不光是停留在接受忍耐對方的缺點上。
人們都喜歡沐浴在承認的溫馨之中。從這里也可發揮它的特性。
有一天,一位父親帶著自認為是無可救藥的孩子到那里去。那個孩子已經被嚴重灌輸了自己沒有用的觀念。剛開始,他一語不發,怎樣詢問、啟發、他也絕不開口。心理學家一時之間也真是無從著手。后來心理學家從他父親所介紹的情況和所說的話里找到了醫治的線索。他的父親堅持著說:
“這個孩子一點長處也沒有,我看他是沒指望,無可救藥了!”
心理學家開始應用承認的方法,找出他的長處——孩子不可能沒有任何長處。他到底找到了這個孩子喜歡雕刻,甚至可以說在這方面具有聰穎的天賦,還頗有高手的意味。他家里的家具也被他刻傷,到處是刀痕,因而常常受到懲罰。心理學家買了一套雕刻工具送給他,還送他一塊上等的木料,然后教給他正確的雕刻方法,不斷地鼓勵他:
“孩子,你是我所認識的人當中,最會雕刻的一位。”
從此以后,他們接觸得頻繁起來。在接觸中,慢慢地找出其他事項來承認他。有一天,這個孩子竟然不用別人吩咐,自動打掃房間。這個事情,使所有的人都嚇了一跳。心理學家問他為什么這樣做?
孩子回答說:“我想讓老師您高興。”
人們都渴望著他人的承認。要滿足這項欲望并不難。
你對擅于做股票生意的人夸他眼光好,夸他善于看穿行情,他可能不以為然,覺得你不過是在拍他的馬屁而已。因為他并非只以一個成功的股票買賣者自居。不過,換一個角度,你夸他是一個烤牛排的專家,也許他會樂昏了頭。稱贊人的規則是:
“夸獎別人還沒有顯現出來的長處,才能使人快樂。每一個人一定都擁有不大為人所知的優點。為什么我們不去發掘這些尚不為人知的方面呢?”
三、重視
人所需要的第三個欲望,是受人重視。
所謂的重視,就是提高價值。我們都要求別人能夠重視自己的價值。
比恩·P·布魯斯博士說:
我的保險公司成功的原因在于重視代理店。我們以此為座右銘。我問他:“為什么這么簡單的座右銘會造成那么大的奇跡呢?”
他指出:“重視的反面就是輕視。”
“我對我們公司的代理店給予很高的評價,并且讓他們知道這個事實。我們知道,不管什么公司,他能成功的原因在于代理店能力的大小。在我的觀念中,能力大的小的都很重要。我以我的代理店是同行業間最優秀的態度來接受他們。由于我重視人的關系,使他們自己覺得對別人對社會有益和重要,所以就帶來好的結果。”
請別忘記人是世界上最尊貴、最重要的。為了表示我們對人家的重視,請注意以下的四種方法:
1、不要怠慢人。
2、對于不能立刻會面的拜訪者,應盡早約他會面。
3、時時感謝別人。
4、對人“特別”招待
第四點尤為重要。
對人最消沉、輕視的態度就是“平等接待”。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個獨特的個體,是個“特別”的東西。所以我們要注意這點,承認每個人的獨特的價值。
比恩·P·布魯斯說:
“我以前打算開分店時,曾對顧客作過開卷調查。剛開始時卷單上寫著“各位顧客”,結果回音很少。后來,改變了一下稱呼,稱xx先生,xx小姐,就改變了窘境,回信的數量、情況就很好了。”
人們討厭被列入“各位主顧”、“大眾”、“諸位”、“孩子們”、“已婚者們”等概括性的范圍內。大家希望自己能作為并被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請別把對方當做抽象的“顧客”們來對待。你是要和這個人、那個人交往的,不是和“人們”這種動物。
我們都喜歡到對待我們特別殷勤、周到的餐廳用飯。餐廳不必一定是鋪張的,只要待者們叫著我們的名字說:
“約翰,今晚為你準備了燒羊肉。”
這就夠了。
即使對小孩也可以應用這個秘訣。不要把他們當作“孩子們”,而以約翰、史密斯等個人式的方法對待。不要拿他和任何一個平常的小孩子比。這對他是一種輕視。
男人在向客人介紹家人時,常常把妻子當作個體來介紹,而介紹三個孩子時,情況就很不同了。手一指,“這是我的孩子們。”這樣結束的場合比較多。為什么要這樣籠統地介紹呢?為什么不能和大人一樣,一個一個地介紹呢?見到十歲的孩子時,請用和會見一位銀行經理一樣的方式吧!別光揮手說:“喔!”請握手說:“今天很榮幸和你見面。”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