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會之人,任何人都不能脫離社會而過著“人”的生活。社會是人的集合體,人在社會上生活,首要的問題是:怎樣立足做人,怎樣與人交往,怎樣與人相處——怎樣為人處世。它關系到人的身心健康,關系到人的事業成敗。“要做事,先做人”,主要就是這個意思。下邊介紹一下筆者關于為人處世的一點經驗。
一、要好給好
好要給予要好的,臉要給予要臉的;不要好的不給好,不要臉的不給臉。要好給好好更好,要孬給好孬更孬。誠要給予誠信的;禮要給予知禮的;尊要給予自尊的;愛要給予自愛的、信要給予自信的。情要給予有情之人,義要給予講義之人,心要給予有心之人,善要給予善良之人。
二、有往有來
人難不幫人,自難無人幫。平時不幫人,遇事無人幫。不要怨人今天不來,只怨自己昨天不往。影響是相互的,聯系是雙方的。有支出才會有收入,有付出才會有回報。支出不多,就不要為收入得太少而煩惱。
三、相反顯露
越富越要顯貧,越智越要顯愚。越貧越要顯富,越低越要顯高。富足的人要顯貧窮些,否則易遭賊偷;聰慧的人要顯愚笨些,否則易遭人防。反過來說,貧賤的人,要昂起頭,挺直腰,顯富顯貴些,否則更讓人瞧不起。
四、善于理解
理解就是尊重,就是關心、就是支持,就是把別人當自己。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想人想己做人易成。自己所喜并非人所喜,自己所恨并非人所恨。自己所愛的不一定就好,自己所恨的不一定就壞。理解朋友增友誼,理解“敵人”不生氣。
五、不卑不亢
位高的人“低頭”是禮賢下士,位低的人“低頭”是卑躬屈膝。大人勤快是平易近人,小人勤快是低人一等。大人低頭反顯高。小人低頭卻更低。大人無架讓人敬,小人有架讓人尊。有骨才能挺,有架才能立。低頭哈腰只能讓人低看,昂首挺胸才能讓人高看。不卑不亢是做人的主要原則。
六、先好后“孬”
強擔物易傷腰,強勸人易傷情。只有先對人好,才能后對人“孬”。勸人是有資格的,其主要的資格就是你對人家好,人家服你敬你。在這種前提下,你才能去勸說人家,否則人家根本不把你當回事,你的話就不頂用。這里的“孬”指的是對人的批評、勸說。
七、知恩圖報
過河就拆橋的人,終將會被河水淹死。社會上有不少過了河就拆橋的人。這樣的人自以為聰明、靈動,實際上是傻子。因為,世上的橋是有限的,修橋也不是容易的;別人不是你的過河橋,你想拆就拆,想讓人家合攏就給你和在一起。
八、與人為善
物不知何時有用,人不知何時有求。老百姓有句口語:麥秸稈也能滑倒人。的卻如此。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困事難事,這事需要求著誰幫忙很難說。雪里送炭生難忘,落井下石死也記。所以盡量與人為善。另外,“人離不開社會”,實際上就含有“每個人都離不開別人的幫助”之意。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