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努力,想要獲得成功是不可能的!成功,需要不斷的付出努力才能夠實現!勵志人生小編精心為大家搜集整理了古今中外通過努力走向成功的人物,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古今中外通過努力走向成功的人物篇1
1878年,約瑟夫·普利策以2500美元買下了圣路易斯市的《電訊報》,不久又與《郵報》合并為《圣路易斯郵報快訊報》。為了吸引讀者,他的每份報紙只賣一美分。該低價營銷舉措迅速打開了報紙銷路,普利策也很快成為同業中的佼佼者。然而好景不長,后來報紙銷售量一天天下降,到最后連生存都成了問題。
普利策經過調查后發現,市場上一美分硬幣十分短缺,人們手上沒有零錢,就只好不去買《圣路易斯郵訊報》了。
找到癥結后,普利策想出一個“借力使力”的辦法。他親自去了位于費城的美國聯邦鑄幣廠,兌換回了10麻袋一美分硬幣運回圣路易斯,然后游說商家采用“零頭價”促銷策略,讓每件商品的售價都比原價少賣一美分,比如將原價10美元降為9。99美元。這個辦法不僅使商品的銷售速度大大加快,商家也從中獲取了更多利潤,市面上的一美分硬幣又重新流通開來。人們手上有了零錢后,《圣路易斯郵訊報》銷售量驟然上升。
憑著獨樹一幟的營銷策略,普利策獲得了極大成功,被譽為創辦現代美國報紙的先驅者和示范者。根據他去世前的遺囑,于1920xx年起設立了普利策獎,該獎目前已成為全球新聞界的一項最高榮譽獎。
記住普利策的感言:“誰擁有獨到的思維,誰就會獲得成功的機遇。思維越獨到,獲得成功的機遇就越大,這是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
人與人最大的區別不在于高矮胖瘦,而在于頭腦,在于思維。約瑟夫·普利策的成功就得益于他智慧的頭腦——一美分的營銷策略,正是他與眾不同的思維,才使他的報紙營銷起死回生,并被譽為現代美國報紙的先驅者和示范者。很多時候,當遭遇挫折、失敗時,并不是我們不夠優秀,而是沒有找到營銷自己的策略。
古今中外通過努力走向成功的人物篇2
1935年,只有小學學歷的金克木經人介紹,到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負責借書還書。一天,他忽然想到:我為什么不能也像那些教授、學生一樣讀一些書呢?
但如何在書海中尋到最有價值的書,令他一籌莫展。后來,他想到了一個辦法——“索引”,就像他根據“索引”給借書人找書一樣,反過來,他也可以從借書人那里搜索到有價值的書啊!
從此,借書人就成了他的“導師”。白天,他在借書臺和書庫間穿梭;晚上他就偷偷閱讀那些被別人借過的書。他的“導師”五花八門,但以畢業生為主,這些學生要寫論文,因此他們借的書都很有方向性。
給金克木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從十幾公里外步行趕來的教授。他夾著布包,手拿一張紙往借書臺上一放,一言不發。金克木接過一看,全是些古書名。待這位教授走后,金克木趕緊把記下來的書名默寫出來,以后有了空閑,便照書單到善本書庫中一一查看。
日久天長,這個曾經的懵懂少年不僅靠自學精通了梵語、印地語、世界語等十多種語言文字,還在文學、歷史、天文等領域卓有成就,成為一代奇才,與季羨林、張中行和鄧廣銘并稱為“燕園四老”。
古今中外通過努力走向成功的人物篇3
一個父親和他跛腳的兒子站在一幅金字塔畫前,兒子被畫上金字塔的雄偉所震撼,他問父親這是哪里。父親淡淡地說:“別問了,這是你永遠不能到達的地方。”二十年后,已經年老的父親收到一張照片,背景是和二十年前同樣雄偉的金字塔,拄著拐杖的兒子站在金字塔前,笑容燦爛,照片背后寫著一行字:“人生不能被保證。”
跛腳的兒子用自己的行動證明:“我能行!”心動不如行動!當我們憧憬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只要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并努力去踐行,就一定會有笑容燦爛的那一天!
約翰·庫緹斯先生是一個殘疾人,并身患癌癥,他沒有雙腿能潛水,沒有雙腳能駕駛汽車,他是諸多個體育項目的冠軍得主,獲得國家二級教練的榮譽。
約翰·庫緹斯雖然沒有腳,但他走過了比其他人都要長都要艱辛的道路;約翰·庫緹斯雖然沒有其他人高,但是他達到了許多平凡人都達不到的事業高峰。他對人生充滿了愛,用真摯的愛去對待生活。許多人被他的堅強和不屈不撓的意志所感動,都忍不住好奇地問:你的業績令人不可思議,你是怎么成功的?約翰·庫緹斯回答說:永遠別對自己說不可能,想到就努力去做!正是這種信念,促使了約翰·庫緹斯的成功。
生活有一條法則:有些事你要做隨時可以做,要見也隨時可以見到;有些事你一生也許只會有一次做的機會。要是你希望見到又能做這件事,你必須抓住那個機會,否則良機一去不復返。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應該做的事,不是我們沒有想到,而是我們沒有努力去做。時間一過,就把它忘了。
行動的人改變世界,及時行動的人才容易獲得成功。
有些事,并不是我們不能做,而是我們不想做。只要我們肯多付出一分心力和時間,就會發現,自己實在有許多未曾使用的潛在本領。
也有些人在面臨一項新的工作時,會為它的繁重與困難而心情緊張、沉重、不安。這些人大多是較為拘謹而責任感又重的人。去除這種緊張、沉重與不安的辦法,只有立刻著手去做這件事。當開始工作之后,我們會很意外的發現,事實并不那么困難,而對自己也有了信心。
“想到就立刻去做”不是一件難事,我們只是需要明快、果決有信心。但是,一件事情既然已經開始,是否能夠有始有終,則要靠毅力與恒心。許多事往往在一開始時,憑一股沖力做了一陣,然后就漸漸覺得厭倦。加之任何工作總難免遭遇一點困難或外力的干擾,這時,不但興趣消失,信心也沒有了。很多工作因此而中途停頓。而只有那些能克服這中途障礙的才是成功的人。
開始一件工作,所需的是決心與熱誠;完成一件工作所需的是恒心與毅力。缺少熱誠,工作無法開始。只有熱誠而無恒心與毅力,工作不能完成。所以,要成功,“想到就立刻去做”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想到就努力去做”。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