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把事情干好干精,需要很多的“心”,如細心、恒心、專心、決心等,那么在這些“心”中,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我認為最需要的是“專心”。因為,專心是其它“心”存在的前提,也在一定程度上涵蓋著其它“心”。下邊對專心進行詳盡地討論。
針能刺物,是因為把力集中在了針尖上;刀能切物,是因為把力集中在刀刃上。針能刺物和刀能切物,都是因為它們把人或外物施加給自己的力集中在了較小面積的地方。由物理學的“壓強”(力與受力面積之比)知識可知,針尖或刀刃作用在物體上一定位置的壓強就會很大。這就是針能刺物、刀能切物的道理。上述之物理現(xiàn)象,是物體對力進行集中的結(jié)果。那么,我們的“心”要是集中在一起——專心呢?力集中壓強大,心集中能力大。專心可大大提升我們的能力,從而使我們能把事情干好干精。
滴水穿石,是因為永遠滴在了一點上;束光燃紙,是因為永遠照在了一點上。滴水可以穿石,是因為滴水的物體,使滴下的每一滴水都不改變位置;束光可以燃紙,是因為這束光永遠照在了紙的某一點上。它們不可思議的力量和作用,是由于方向的集中、目標的不移。集中了方向、認準了目標,就集中了力量、疊加了力量、倍增了力量。我們要是有矢志不移地向自己的既定目標勇往直前地拼搏奮斗的精神,那么,在我們的身上就會產(chǎn)生克服困難的巨大能量,就會把事情干得很好很精。
專心聽耳聰,專心看目明,專心學心靈,專心做手巧。這是我們都有的體驗。普通心理學在“注意”這一章節(jié),對“專心”有詳盡的論述。總的意思是:有意識地專心致志地去干某一件事,與無意識地或三心二意地去干某一件事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其原理在于,大腦特定的“注意”引起的大腦相應區(qū)域的興奮灶,能夠有力地抑制周圍其他區(qū)域的興奮,從而有利于自區(qū)域靈敏、高效地接受信息、處理信息、執(zhí)行信息——更好地感覺、思維、行動。
什么都想抓,什么也抓不住;什么都想干,什么也干不成。只有專一,才能成為專家。這是通過我們使用率最高的運動器官“手”的最常用的動作“抓”來說明:人的精力、體力、時間等都是有限的,不要什么都想干。什么都想干,什么也干不成。只有把有限的精力、體力、時間等集中地用于干某一件事上,才有可能干好干精,才能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學者、技術能手等“行行之狀元”。
吃飯三心二意化不良。大便三心二意便不暢。吃飯時不提倡邊吃邊看電視,因為這會影響胃腸蠕動和胃液分泌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大便時不提倡邊大便邊手不釋卷,因為那會影響大腸下段的排便蠕動使排便不暢。同時,由于延長了排便時間,腹壓長時間增大,易引起痔瘡、脫肛等肛腸疾病。由上分析可知,就是這我們每天都要進行的吃喝拉撒之小事,不專心致志就會出問題,大家說一說,我們做事情能三心二意嗎?
胡思亂想難入睡,心不在焉難成事。失眠是我們每個人都有過的經(jīng)歷,若經(jīng)常地失眠就是病態(tài)了。失眠多是神經(jīng)官能癥和抑郁癥的一個主要癥狀,后者是醫(yī)學上的多發(fā)病和常見病。一般來說,失眠的直接原因就是入睡前胡思亂想。由于胡思亂想的興奮活動,使大腦皮層不能集中地完全地進行抑制,所以人就難以進入睡眠狀態(tài)。做事也是一樣的,要想干好干精,不能心不在焉,必須集中精力才行。
東張西望,易與人撞。行路不要東張西望,做事不要三心二意。有的人走路、騎車或開車,東看烏鴉西看燕,一路行軍一路歌。結(jié)果是,不是與人相撞,就是與車相撞,或是栽坑翻車,輕者受點皮肉之苦,重者骨折或有內(nèi)臟損傷,甚至會“光榮犧牲”。做其他事也是一樣,特別是做精細的工作、危險性大的工作,必須全神貫注,不能有絲毫的分心。否則,別說做好了,不釀成大禍,就是萬幸了。
閉目好思考,靜心好專研。閉目所以好思考,主要是由于閉目后眼瞼擋住了光線的進入,眼底的視覺細胞不感光了,就不會有神經(jīng)沖動經(jīng)由視神經(jīng)傳入大腦,這樣就大大減少了外界刺激對大腦思維活動的干擾。同理,人在專研一個大的問題時,必須靜心才行。就拿我們愛文學的人寫文章來說,不靜下心來,沒有大塊頭的時間,能行嗎?愛寫文章的人所以都是夜貓子,就是此因。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