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給別人添麻煩,這是一句很熟悉的口頭禪。這句話,我想每個人都聽過很多遍,但是很少人思考這背后的密碼。為什么不要給別人添麻煩?那些人不想給別人添麻煩的人,并不是擔心麻煩別人,而是擔心麻煩之后的代價。
麻煩別人這就意味要欠別人的人情,這里是有成本的。今天麻煩了人家,就意味著明天要給人家麻煩自己。中國這個社會,人情世故就是這樣的,雖然表面上裝著無所謂,但是占了別人便宜,往往是需要歸還。因此,這個麻煩就是一種交易。那些不喜歡給別人添麻煩的人,本質上就是不喜歡別人給自己添麻煩,所以就做到盡量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人們在交往之中,給別人添麻煩往往是避免不了。麻煩是有成本,但是也有收益,特別是情感交流,可能在麻煩過程中得到增殖。很多戀人的感情,往往都是彼此添麻煩過程產生的。今天我給你添麻煩,明天你給我添麻煩,從而加深兩個人的感情。
一位男孩主動要送一位女孩回家,但是如果這個女孩對他沒什么好感,往往就會婉拒了。她表面上會說,不想給這個男孩添麻煩,可是事實上卻是不想欠人家的,從而被迫繼續做交易。要是她給這個男孩添麻煩越多,那么她就欠對方越多。欠對方的東西越多,就容易處于被動的位置,到時拒絕起來就不是那么輕松。
當然,如果她對這個男孩有好感,可能就愿意給他添麻煩。畢竟,她可以通過添麻煩方式去建立感情。要是她喜歡上一個男孩,就會自然對那個男孩好,可是總要找一個合適的理由。這種情況下,她就可能借著某種機會給對方添麻煩,制造了欠對方的假象,從而名正言順進行付出。
有一些女孩遇到困難時,不是麻煩自己的男友,而是其他人。很多女孩做出的介紹往往是說自己很愛自己的男友,所以不想給他添麻煩。不可否認有這種情況存在,但是更多時候是兩個人感情還不夠深,所以不愿意去麻煩對方。
添麻煩的成本總是因人而異,往往取決兩個人的交情。如果兩個人交情很深,給對方添麻煩往往沒什么問題,但是關系一般,這個代價就非常大了。比如,你心情不好而深夜打電話給朋友。要是交情非常深那種朋友,就沒什么問題,也不會覺得欠對方很大人情,但是關系一般,這個代價就非常大。
一位農民來到城里辦事,遇到當官的鄉親。人家很熱情招待他,說要請他吃飯,并且叫他多玩幾天。面對人家的好意,可是他往往是選擇婉拒,說不要給人家添麻煩。他之所以不想別人添麻煩,是覺得自己沒機會讓對方添麻煩。畢竟,他沒什么資源讓人家麻煩,那么給人家添麻煩,就意味著這輩子要欠著人家。
現實上,不愿意給給別人添麻煩的人,一是不想別人將來給自己添麻煩,二是自己沒資源給別人添麻煩。這個添麻煩看起來是一種情感行為,但是實際上卻很隱蔽的交易行為。今天我幫你,明天你幫我,表面看起來是一種互助行為,然而本質上是交易行為。要是人家當年對你幫助很大,今天你拒絕幫助人家,那么就受到道德上的譴責。所謂的感恩,就是一種契約關系。
如果自己能夠解決的事情,或者通過市場能夠解決的事情,最好還是不要給別人添麻煩。有時表面看起來是占了人家一點便宜,但是還這個人情債不是那么容易。沒有付出,就沒有產出,感情這東西也是如此。
很多事情,表面強調感情,但是背后的經濟學仍然在作怪。不要給別人添麻煩,關鍵詞在于添麻煩的代價。添麻煩的價格,是否值得換來自己需要的東西,這點需要我們思考。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