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了:改天是哪天?你們中國人說的改天,往往就沒有下文了。我們說的改天,真的會說好哪一天再約。
不知道為什么,在人生的很多時刻,都會想起她的這句話。
在這個每天要處理越來越多信息的時代,每天一睜眼,手機上就跳出幾百條微信。
貌似我們的朋友交際,比父母那輩人要豐富的多了,可是真正信守承諾的人,還有多少?真正不習慣性敷衍的人,還有多少?
很多人留言問我,我這么內向,我這么不善言辭,怎么才能交到朋友?我其實是很內向的人,對于表達自我有先天障礙,不擅于自我營銷,更不擅于讓人一眼就喜歡上你。我交朋友,真的就是用很笨的方法。
什么是很笨的方法?就是言必行,行必果。
多年前,我有一個女同事,夏天,她幾乎每天都穿旗袍。很多同事都好奇,這么好看的衣服,你在哪買的。
她說認識一個上海老裁縫,每個月都要去那里訂做。于是,很多人都約她一起去訂做。
到了那一天,只有我一個人去了。她帶著我選布料,量身定做了兩身旗袍。
這個決定其實是很難的,花掉了我三分之一的工資。而且在這之前,我幾乎只穿牛仔褲,完全不能確定自己是不是合適穿旗袍。而那兩件旗袍,讓我從此完全改觀自己的審美,我覺得自己真的賺到了。
這么多年過去了,這兩件旗袍已不合身,但每次看到它們,一股愛自己的能量就會在心里涌動。
很多人常常心頭一熱答應對方,但一到真正去做的時候,她們就慫了,找各種理由,讓自己去放棄,讓自己失信他人。
看起來這種失信的成本極低,并沒有對自己造成太大的損害。但其實,這種習慣性失信對人生造成的損失,真的是不可估量。
人有時候,就是通過遵守承諾,來逼自己去突破自己,去打破自己的舒適區。
我第一次去登雪山,是源于幾個朋友約好了一起,于是拼命鼓動我。借著那點歡樂的氣氛,毫不猶豫就答應了?;厝ズ螅较朐届?。
這種糾結恐慌的心情,一直延續到了出發前,只是實在不好意思跟大家說不去。機票也訂了,酒店也訂了,熱心的朋友甚至連裝備都幫我準備好了。咬咬牙,就去了。
后來,沒有足夠體力和技術的我,當然沒有登頂,可是那段經歷,我會永遠記得。
人生只要有一次突破和逾越,你就會借助那一次的勇氣,在下一次膽怯的時候說服自己:難道這件事比在缺氧條件下登山還難嗎?這你都去做了,這個你還怕什么。
我相信,上天確實對某些人是心存偏愛的,守信的人比起失信的人,更能受到偏愛。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