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位剛去美國的移民給他的朋友這樣寫到:“我們在那兒沒有什么社交生活,我們難得去看望朋友,這當然是因為我們初到異境,認識的朋友不是太多,但后來我聽說,其他的人也是這樣……”
我們每星期必須工作五天,而星期六和星期天則要和家人去郊外,這也是當地的一種家庭式的生活。”
“我們也不能利用假期去探望朋友,因為假期時,誰都不愿意呆在家里,除非朋友患病在床……”
“平時我們也不可能利用下班后的時間去看望朋友,那里的交通實在是太過擁擠。”
“但是我們會時刻和朋友通電話,這是我們惟一可以應酬并與朋友保持聯系的方法,即使我們無事也會打電話給朋友,哪怕是寒暄幾句,或者講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有事情的時候,我們又會立刻聚在一起,比方說上星期我女兒肚子疼痛,我急忙起來打電話給一位姓丁的醫生朋友想辦法,這位醫生朋友馬上駕汽車從70多公里外趕到,初步診斷,認定我女兒患了盲腸炎,他又用他的車子送孩子進醫院做了手術……”
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朋友不僅僅是我們聊天的對象,更重要的是我們精神上的鼓舞,心靈上的安慰。是我們生活中的參謀與得力助手。
有事之時找朋友,人皆有之;但是我們也不要忘記無事之時也要找朋友,哪怕只是互相寒暄幾句。
也許你常常會有這樣的經驗:當你遇到了困難,你認為某人可以幫你解決,你本想馬上找他,但后來想一想,過去有許多時候本來應該去看他的,結果由于種種原因都沒有去,現在有求于人就去找他,會不會顯得太唐突了?甚至因為太唐突而怕遭到他的拒絕?
在這種情形之下,你不免有些后悔“閑時不燒香”了,所以不要忘了經常對你的人際關系進行加固,以便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至于無人可求。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