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師范畢業(yè)生通過預試、復試、口試、筆試等層層關口,終于進入了最后一個生死攸關的時刻:試講。為了講好這節(jié)課,這些畢業(yè)生都做了精心的準備。因為,校方要在最后一關中淘汰掉四個。最后一節(jié)課的鈴聲響了,最后一位試講的女生心里像揣著幾只活蹦亂跳的兔子,她強行壓抑住了慌亂,硬著頭皮微笑著走上講臺。師生互相致意后,她開始講課。
導入新課,講授正文,課堂提問,總結概括,復習鞏固……謝天謝地,進行得還算按部就班。為了避免“滿堂灌”、“填鴨式教學”,她也像前四位一樣,設計了幾次并不高明的課堂提問,但效果乏善可陳。下課時,她覺得自己會被淘汰,傷心地回家了。
誰知第二天,正當她茶飯不思之際,突然接到學校讓她正式上班的通知。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還小心翼翼地提醒對方是否找錯人了,但得到了對方肯定的答復。驚喜之余,她自然要問校長為什么選了她。“說實話,論那節(jié)課的精彩程度,你和其他人相比,還稍遜一籌”,校長笑著補充道:“但是,在課堂提問時,你叫的是學生的名字,而另外幾位不是叫學號,就是用手指著學生。我們設身處地地想,當我們被別人以代號稱呼或者被手指著,心里會舒服嗎?我們怎能錄用一個不愿去了解和尊重學生的教師呢?”
大道理:
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一個能從別人的觀念來看事情,能了解別人心靈活動的人,永遠不必為自己的前途擔心。尊重別人,可以得到別人善意的回應,也便是尊重了自己。而這種和諧、友好的氣氛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生活。所以,抓住生活中的細節(jié),尊重別人,哪怕即使只是個名字。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