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幼苗,父母就是最好的園丁。要想讓每一棵幼苗都茁壯成長并不容易,因為在每一個孩子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問題。
我有一個朋友,他的孩子是獨生子,因此大家對他寵愛有加,什么事情都順著他的意愿去做。但是朋友慢慢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已經養(yǎng)成了自私的壞習慣,對周圍的人缺乏愛,一切都以自己為中心。
我那位朋友為了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想了好多辦法,試圖改變他的這些不良習慣,但每次都是收效甚微。
一天,這個小男孩跟隨爸爸回鄉(xiāng)下老家看望爺爺。爺爺知道這個情況后,把他領到一個山谷中,讓他對著周圍的群山大聲喊:“你好!”山谷回應:“你好!你好!”爺爺又讓這個小男孩使勁喊:“我愛你!”不用說,山谷也回應道:“我愛你!我愛你!”小男孩驚奇地問爺爺這是為什么,爺爺撫摸著他的頭,意味深長地說:“孩子,你要記住,朝天空吐唾沫的人,唾沫也會落在他的臉上。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會尊敬他。你把別人當成你的朋友,別人才能把你當成他的朋友。”小男孩朦朦朧朧地明白了這個大道理。
想要得到朋友,你就得把別人當成朋友。想要在你需要幫忙的時候有朋友拉你一把,你平時就應該在別人困難的時候伸出友誼之手。
多個朋友多條路,朋友多了路好走。
“朋友”是一個人的巨大財富。有了它,你在事業(yè)發(fā)展上才會順利,你在生活上才會如意。但它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靠你的辛勤努力耕耘出來的。
每個人都要珍惜朋友給予自己的關懷和幫助,尤其要十分珍惜自己在困境中得到的關懷和幫助,并把它看成是“雪中送炭”,視幫助者為真正的朋友、最好的朋友。
偉大的導師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在當初,馬克思潛心創(chuàng)立政治經濟學,那段時間也是他最困難的時期。為了讓馬克思的研究和學說能夠繼續(xù)進行下去,恩格斯經常盡其所能解決他經濟上的問題。在恩格斯不斷的物質和精神支持下,馬克思的《資本論》終于出版問世。
對于恩格斯的所作所為,馬克思當然十分感激。這兩位思想巨人,互勉互勵,患難與共長達40年之久。
有時,幫助別人不一定是物質上的幫助,簡單的舉手之勞或表示關懷的話語,就能讓別人產生久久的激動。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一碗水,一句話,足以如春風化雨般暖人心田。
想要多個朋友,不僅要懂得幫助別人,更要懂得感受別人對你的幫助。生活中,人與人的關系最是微妙不過,對于別人的好意或幫助,如果你感受不到,或者冷漠處之,因此而生出種種怨恨來也是可能的。
靜思一下,便可窺探其中的道理,我們應該以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我們生活在一個相互影響的世界里,每一個人的存在和行為都或多或少地對其他人產生影響。給別人一個微笑,別人可能回你一個驚喜。沒有朋友的人是最可悲的,因為他們一輩子都不會感到心安。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