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公眾號閆涵媽媽
01
當時她倆同時競爭一個保研資格,她的優勢更明顯,但同學用卑鄙的手段,讓自己聲名受損,失去保送資格。時間已經過去十幾年,自己雖沒再讀研,但生活得也不錯。
某日,那同學突然聯系她,雖未明確道歉,但頗有示好意味,她問我:“過幾日同學要來我的城市,我要不要和她見面?”
我問:“如果她當面和你道歉,你能心無芥蒂嗎?“
朋友說:“不能。”
我說:“那你和她見面,是想給自己添堵嗎?”
原諒,一是寬恕別人,二是解開自己心結。如果原諒了別人,自己卻糾結萬分,就是幫他人放下了負累,自己卻舊傷添新愁。
02
前段時間大熱電視劇《羋月傳》中有一集,威后去世,羋姝悲痛欲絕。同父異母恩寵正盛的羋月不去祭拜,原本冷淡的姐妹之情更添嫌隙。
與同事討論此處劇情,同事指責羋月無情,不看僧面看佛面,怎么說如果沒有羋姝,她早在楚宮就見閻王去了。
我問她:“是否從第一集看起。”
對方答:“是啊,但她母親向氏和莒娘娘自殺都過去多少年了,還那么斤斤計較。無論如何,也應該去安慰安慰姝公主啊。”
她如此正義,我再爭辯毫無意義。
但這些話在我心里著實翻騰了N遍:拜托,那是羋月殺母仇人好不好?就算過去多少年,也不可能一筆勾銷、毫無芥蒂。
就如新聞中層出不窮的惡性事件,大到大學生毒殺室友、流躥之流奸殺幼女、幼兒園老師針扎幼童,小至公共場所引發爭執以強凌弱暴打出手,也可以一句反正人都死了、人都挨打了,就一筆勾銷?
事不關己,旁人往往能站在道德的至高點,指責他人不夠寬容,不夠大度,總喜歡用那句“得饒人處且饒人”來顯示自己的高尚情操。
但很可惜,這世上終究是普通人更多。大多數時候,對那些給自己造成嚴重身心傷害的事件,心理陰影終身難消。
原諒?笑話!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