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學歷更讓人心生敬意的,是對待陌生人的好態度
前些日子去辦事,經過幾方兜轉,去到了一位博士那里。
雖從不信奉“高學歷一定擁有好人品”論,但我聽說對方是博士出身時,還是心存敬意的。
通過朋友的電話,我們順利的約定了見面時間,博士說,他馬上就回辦公室,讓朋友轉告我等他幾分鐘。
光聽朋友的介紹,我覺得他蠻熱情的,也就放下了懸著的心。
于是,我就站在他的辦公室門口耐心等待,大約過去了四十多分鐘,依然不見其蹤影。
我有些著急,卻又不得不繼續等待,于是我寬慰自己:興許是博士正有事情在忙,他與我不熟,能約到已經不容易,千萬不要太麻煩對方。
我在等待了一個小時之后終于見到了他,朋友之前告訴我,他是一位極其有風度的人,可當他真的走到我面前的時候,我開始有些懷疑。
他并沒有因為說好“等幾分鐘”變成“等一小時”感到一絲歉意,反而很是冷漠。
博士很不耐煩地對我說:“找我是干什么事的?我很忙,有話就快說。”
那個瞬間,我感到一絲涼意,但仍然十分客氣地說明了來意。
可我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他強硬地打斷了,而且他陰陽怪氣地對我說:“這事我搞不清楚,你問別人吧。”
其實,這事一點都不復雜,我只是找他看份材料。
可左說右說,他的態度非常差,用了好些刻薄的語言來對待我,導致我很難堪也很無奈。
最后,他的同事看不下去了,委婉地幫我說了幾句,才把事情搞定。
如果說我不生氣,那肯定是假的,雖說是求人辦事,但也不至于被刻薄相待。
回到家,和朋友在微信里說到這事,朋友很詫異,連連表示不相信。
在朋友眼里,這位博士不僅為人熱情,還很愛笑,朋友還說,他經常坐博士的順風車回家。
這下,換我詫異了,一個對待朋友如此熱情的博士,怎么對陌生人卻這般刻?。?/p>
古書中有言:“天地之氣,暖則生,寒則殺,性氣清冷者,受享亦涼薄,唯和氣熱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澤亦長。”
此刻你對待別人的態度,就是將來別人對待你的態度,唯有熱心寬待他人,才有可能得到熱情的回應。
后來,朋友再怎么夸他,我都默不作聲。
學歷并不代表素質,真正好人品的人,懂得尊重陌生人,會給別人臺階下。
二、無差別的接納,是一種可貴的人品
無獨有偶,某衛視有一檔節目 “你會怎么做?”
導演組找演員模擬一些情景,來測試完全不知情的路人會做出什么樣的反應。
其中有一期,節目組安排了一位演員扮作外來務工人員,讓他在地鐵上假裝疲憊,靠著陌生路人的肩膀熟睡,看看路人會有什么樣真實的反應。
暖心的是,當路人發現自己的肩膀被依靠時,大多數人在露出一個尷尬的笑臉之后,就刻意保持姿勢不動,努力支撐住身邊這位看上去滿是風雨的“外來務工人員”。
最難得是這樣一個鏡頭:看起來外表并不整潔的“外來務工人員”不僅將頭倚靠在一位男士的肩膀上熟睡,還默默的將手挽住了對方。
節目后期的嘉賓看到片段的時候說:“在睡夢中攀住一個人的手臂,你知道他是夢見自己的兒子了,還是夢見自己的老伴了?那一瞬間千萬別動。”
所幸,這樣一個親密的動作并沒有惹惱這位男士,他任由熟睡的陌生人挽著自己的手臂,深怕驚醒了身邊這位疲憊的陌生人。
測試結束后,記者采訪這些被倚靠的路人,大家的答案都是相似的:“我覺得他蠻累的,靠一下就靠一下,沒關系、沒問題。”
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人,他的外表可能并不整潔,你能看出他來自異鄉,為了生活,飽受歲月的摧殘。
當他需要借一個肩膀的時候,穿得十分體面的你,是否還愿意給予善意的關懷?
或許,我無差別地接納你,正是平等對待一個無關身份、無關親疏的陌生人的最佳方式。
敬人如敬己,人活于世,并非孤立獨處,在偌大一個城市,很多時候都是靠著彼此的關懷來相互取暖。
一些善意,足以在這不平凡的世間給予人無限的希望。
三、好的人品,不在曲意媚俗,而在與人為善
曾在知乎上看見過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么了解一個人要看他對服務員的態度?
其中有一個答案印象深刻:“因為陌生人和你的利益不相關,對利益相關者的態度取決于智商和情商,對不相關者的態度取決于素質和修養。”
好友玲子對這點深信不疑,幾年前,玲子在一場聚會上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前男友王先生。
玲子說,介紹人對王先生是一頓猛夸,說王先生既義氣又善良,是位超有耐心的nice boy。
可通過一段時間的相處,玲子發現王先生是個擁有雙重標準的人。
他對待有益于自己的人,總是諂媚加著忍耐,即使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都會非常熱情地去接受。
而那些他感覺幫不到自己的陌生人,即使是小事,他都不行方便,十分沒有耐心。
有一次,玲子和王先生坐高鐵去c城旅游,檢票的時候,有一個陌生小伙因為他的那班列車快要停止檢票了,所以十分焦急地往隊伍前面趕。
擠到王先生身邊的時候,王先生正要檢票,小伙子想讓王先生行個方便,讓自己先過,王先生卻十分冷漠地拒絕了。
這一切,玲子都看在眼里,最后忍不住說了王先生幾句。
沒想到王先生不僅覺得自己沒錯,還好為人師地批評別人:“既然是要出行,為什么不早到呢?我先到,就有享受先檢票的待遇,再說,我又不認識他,憑什么要幫他?”
玲子被王先生聽似有理的話堵得無話可說,心也涼了半截。
又發生了幾次不愉快后,做人雙重標準的王先生,最后被玲子給“甩”了。
玲子對我們說:“我害怕有一天,王先生覺得我對他也沒有什么意義了,就會對我像陌生人一樣,所以,我和他還是算了吧。”
都說小事見人品,真正擁有好人品的人,會明白讓利精于取利的道理,即使是面對陌生人的求助,也要始終如一的善良。
倘若交友只是為了獲得利益,那么他對待的陌生人的態度就是一面“照妖鏡”。
四、越是對待陌生人,越是行得真切
我們這一代人聽了太多:“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忠告。
漸漸的,陌生人對于我們而言:距離、排斥、冷漠變成了常態。
那么,面對陌生人,一個真正擁有高修養的人,會有怎樣的行為呢?
前段時間,有一則新聞,讓人十分暖心:國慶假期第二天,某市突降大雨,導致交通堵塞,一名交警仍冒雨執勤,一位女司機主動下車,將一把絳紅色大傘撐到交警頭上,為其擋雨。
事后了解,這名女司機與交警并不相識,女司機卻足足為這個陌生交警撐了五分鐘的雨傘,直到交通恢復暢通,才留下雨傘,低調開車離開。
冒雨執勤的交警,為陌生的市民們疏導交通,路過的女司機,為淋雨敬業的陌生交警撐傘擋雨。
這樣一幅正能量的畫面,讓人不禁贊嘆世間的真善美,也忍不住為這兩位陌生人的舉動點贊。
要知道,往往越是對待陌生人,越是行得真切,因為,這一切都是出自于真心,一切都來源于根植于內心的教養。
白巖松說:“中國人有兩張道德面孔,一張面對熟人,一張面對陌生人……我們學會把陌生人也當熟人看待時,才算真正走進現代社會中。”
沒錯,在這個世事如棋局局新的時代,我們會遇見很多突發的困難,這個時候往往需要陌生人善意地搭把手,給予一些幫助。
“人生不過百,懿行千古流”,只有對待陌生人也同與親近的人一般,存好心,有善意,才是對好人品的最好交代。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