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單位新招聘了一個小姑娘,我們稱她小周,辦事伶俐,性格討喜,很受大家歡迎,連一向挑剔的李大姐,都不止一次稱贊她:“小周一點都不像社會上那些驕縱過度的孩子,挺可愛的。”
在這個單位里,李大姐的認可等同于一枚公章。能被她“戳”上,接下來的日子會比較好過。我們這些人,哪個在剛來單位時沒被李大姐為難過?正當我們?yōu)樾≈?a href="http://www.cdkhsjzp.com/huati/chenggo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成功躲過李大姐的“修剪”而暗自慶幸時,李大姐竟慢慢轉(zhuǎn)變了對小周的態(tài)度。
那日,到了下班時間,全體人都收拾好東西早早沖出去,小周原本第二個出門,卻是最后和主管一起進的電梯。李大姐等得有些不耐煩,問道:“你不是第二個出來的嗎?怎么最后一個進來?”
小周輕聲說:“劉主管最后一個出來,我見他拿了一大摞文件,應該不方便鎖門,所以我等著鎖門呢。”
李大姐不作聲了。聽小周這樣說,我不禁在心里感慨:真是個細心的姑娘啊。又掃了一眼李大姐,不出我所料,渾身上下簡直就是個大寫的不爽。
也就是從那天開始,李大姐對小周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zhuǎn)變。看一個人順眼,那個人做什么事都是對的;一旦喜歡變成了討厭,那么這個人的任何行為都經(jīng)不起推敲。這是李大姐一貫以來的處事風格。
02
有個周末,小組出去聚餐,點完菜的時候,小周叫住準備下單的服務員,一再叮囑她所有的菜都不要加香菜和花生做佐料。服務員走后,李大姐問她:“為啥就不能加香菜和花生啊?牛肉湯不放香菜味道差了很多呢。”小周小聲說:“張姐不吃香菜,毛毛姐花生過敏啊。”
我就是那個對花生過敏的毛毛姐,我在這個單位工作四年了,參加聚餐無數(shù)次,從來沒有人留意過我不吃帶花生佐料的菜,我也從未提及,因為我不想因為自己的問題擾了大家的興致,也很害怕讓大家覺得我事兒多。張姐想必也是這樣想的吧。
我和張姐一臉感激地看著小周,又見李大姐臉色不好,連忙叫住服務員說:“沒關系沒關系,你就照常做吧,我們吃不帶香菜和花生的菜就好了。”
這時,劉主管在一邊發(fā)話:“就按小周說的,不要放香菜和花生了,咱們聚餐應該照顧大家口味,以前真是忽略了,你倆也是,也不說一聲,花生過敏的后果可是很嚴重的。”
那頓飯應該是我和張姐吃得最暖心的一頓飯了,而李大姐呢,草草吃了幾口就落了筷子,旁人問她怎么了,她只說:“沒胃口。”
同事花花懷孕四個月的時候,我們單位搬到另一個寫字間里辦公。由于格局不同,格子間的位置也不同,為了公平起見,大家想出抽簽決定的辦法。小周運氣好,抽到一個陽面靠近窗戶的位置,而花花只抽到一個陰暗的角落位置。不過花花也沒在意,正打算收拾,小周提出要和她換位置。
“花花姐,咱倆換一下吧,窗戶邊空氣好,光照足,對你和寶寶比較好。”小周說完這話,已經(jīng)把自己的東西搬到花花的位置上去了。
下午,我和李大姐、張姐在茶水間里遇上,我和張姐說:“小周真不錯,像她這個年紀,能這么懂事真的不容易了。”
還未等張姐發(fā)話,李大姐呷了一口咖啡,從鼻孔噴出一個“哼”,左邊嘴角揚了揚,皮笑肉不笑地說:“人家能跟花花換,未必能跟你們換,你們也不看看人家花花有什么家庭背景。要我說啊,現(xiàn)在的年輕人,論業(yè)務能力,一個不頂半個;溜須拍馬的時候,那可是一個頂倆!小小年紀就知道看人下菜碟,不一般啊!”
聽李大姐這樣說,我和張姐就只能呵呵了。
03
每天下班,李大姐都是第一個沖出去,她不是著急回家,而是不想關燈、鎖門、倒垃圾,處理一堆善后事宜;
李大姐知道我花生過敏,也知道張姐不吃香菜,不過她的說辭是“單位可不是家里,你不能讓所有人都遷就你”;
靠窗戶的位置就兩個,另外一個被李大姐抽到,她一邊歡呼著“我運氣真是太好啦”一邊搬東西,壓根兒就沒想到懷孕的花花抽到一個陰暗的角落更需要照顧。
你不想用心對人好,這本無可厚非,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是互相的,你如何對我,我便如何對你就是了。但你要求所有人都停留在你的層面上按照你的模式去社交,就是你的不對了。難不成人家天生有一副熱心腸,為了讓你感到痛快還必須先冷凍了才能出來行走江湖?
我從來不覺得小周在拍馬屁,盡管她初來乍到,她在業(yè)務上確實需要我們的幫助。馬屁都是用來貼冷臉的,熱得發(fā)燙但涼得快,而小周暖的是我們的心。
一個初涉社會的小姑娘,要竭力適應職場上的兵荒馬亂,要學著面對各種被動的成長,百般焦灼之際,她還能看到主管拿著一摞文件不方便鎖門、同事食物過敏、孕婦需要照顧,你覺得她在溜須,可我怎么看,都覺得這是一種教養(yǎng),一種肯為他人著想的教養(yǎng)。
04
有教養(yǎng)的人,看到別人的教養(yǎng),會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而沒有教養(yǎng)的人,會把所有人的教養(yǎng)都視為馬屁。在被小周感動之余,我也不禁自省,是什么讓我把自己的教養(yǎng)深埋起來,是什么讓我覺得拿教養(yǎng)示人非常難為情?
如果當日我發(fā)現(xiàn)主管拿著一摞文件,我也會想到他鎖門不太方便,我有心留下來等他,但我未必會那么做;我早就知道張姐不吃香菜,張姐也知道我花生過敏,但我們沒有為彼此說過一句話,不是不想說,而是沒有勇氣說.
如果我抽到了最好的位置,我也很想和花花換,這雖然是做好事,但我可能難以開口,甚至更期待花花主動和我提出“毛毛姐,咱倆能暫時換一下嗎”,然后我肯定無比心安地表示同意。
我真的,不想出頭,也不敢出頭,我只想做規(guī)則的順從者,因為我改變不了規(guī)則,順從比較省事。李大姐之流太多了,他們自己“壞”下去,還要拉著所有人一起“壞”下去,他們需要身邊的人隨波逐流,然后心安理得地滿足自私自欲,唯恐有一人逆流而上反襯他們的“壞”,他們施以語言攻擊甚至冷暴力是因為他們害怕人人都變得這樣“好”,畢竟,他們已經(jīng)“好”不回來了。
我非常非常討厭李大姐,她的恣睢、她的蠻橫、她的自私、她的尖酸,給我們每個人都留下了不好的回憶。我永遠都忘不了初入職場時,她審視的目光,犀利的旁敲側(cè)擊,她要求我們每個人論資排輩、亦步亦趨地跟在她的身后,美其名曰“適應企業(yè)文化”。而懵懂的我們,只是為了不惹事、得安生,在這個水深莫測的單位里好好活下去,幾乎被她同化。
還好,小周出現(xiàn)了,給這間濁氣熏人的辦公室?guī)硪豢|清風,而我該做的,就是像縱容李大姐的自私一樣去保護小周的教養(yǎng),現(xiàn)在想想,為了省心而放棄舒心,才是人間第一蠢。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