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一早起來,我先習慣性地開電腦,一按開關,沒反應。悻悻起床去衛生間洗漱,一開燈,又沒反應。我覺得有點不對勁兒,往日廚房里冰箱的嗡嗡噪音如今也消失了,家里安靜得可怕,有如戰爭開始之前的戈蘭高地。
轉了一圈,我終于得出一個結論:停電了。趕緊打電話報修,物業的電工過來檢查,讓我把家里所有的插頭都拔了,看是不是短路造成的跳閘。
拔插頭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可是我卻足足花了10分鐘時間,每次我以為所有插頭都已拔掉,回去檢查時發現還是有漏網之魚。直到這時候,我才意識到,家里的插座數量之多實在是到了可怕的地步。我粗略計算了一下,家里有兩臺空調、兩臺電視、兩臺電腦、兩盞臺燈、一臺冰箱、一臺洗衣機、一個抽油煙機、一個微波爐、一個電水壺、一個電熱水器、一部電話,還有兩三個接線板用來為手機、ipad、數碼相機之類的便攜電子設備充電,林林總總算下來,將近二十個插座——這還僅僅是常插狀態的,如果算上諸如電吹風、剃須刀、浴霸、跑步機、豆漿機等不常用的設備,總數就算不到30個,也夠湊兩支足球隊外加仨裁判。
不檢查我都不知道,原來為了維持正常生活,要這么多亂七八糟的設備作支撐。我的房子簡直就是一個充滿了插座孔洞的大網兜兒!
很快,電工告訴我,是電表出了問題,必須向電力公司報修。而電力公司的人告訴我,他們會在中午到下午之間過來,具體時間不好說。
于是我沒別的辦法,只能老老實實地待在沒有電的房間里等待。沒有了電,電腦沒法用,電視看不成,游戲機更玩不了,連稿子都沒法寫了。在這個國際化的大都市里,我硬生生地變成了一個難民。好在這是白天,如果是晚上發生這種事,我只能學古人秉燭夜游,甚至鑿壁偷光了——隔壁正在裝修,偷偷鑿個洞倒也容易……
我深切地體會到了那些遭遇海嘯襲擊的日本難民的心情,這種華麗的、現代化的生活實在是不堪一擊,只消簡單一推電閘,立刻就被打回原形,令人束手無策。纏繞在家里各處的線路,其實就是一個時光機:咔嚓一下剪斷網線,你就瞬間回到解放前;再咔嚓一下剪斷電線,你就瞬間回到唐宋元明清;要是再咔嚓一下把煤氣管道截斷,基本上就可以鉆回到山頂洞里跟猿人一起茹毛飲血了。
沒網沒電,你說那些古人當年都是怎么熬過來的?
李白要是能看上電視,估計也就沒閑工夫“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了;霍去病若是接觸了網絡,肯定也不會千里迢迢封狼居胥,而是直接宅在家里不出門了。
胡思亂想了一陣,百無聊賴的我拉開椅子站起來,從黑著屏幕的液晶電視旁邊經過,走進書房。忽然一個念頭冒出來,我有多久沒坐下來正經看過書了?
書其實一直在看,不過多半是在廁所或者車上用手機看電子書,就算查資料,大多數時候也是利用網絡多過紙質書。只有在特別極端的情況下,我才會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書,匆匆查到需要的東西再放回去。現代生活誘惑太多,節奏太快,有坐下來看書的工夫,往往會選擇干點別的事——要么是能賺錢的事,比如炒股;要么是不賺錢但也不費腦子的事,比如玩“憤怒的小鳥”。
現在好了,一次簡單的故障把我拋回古代,把所有的喧囂與誘惑都隔絕開來,把我變成沙漠中的貝都因人,唯一的消遣就是靠著自己的駱駝仰望星空。
我盡量調整自己的難民心態,這不叫落難,這叫返璞歸真,是都市人回歸田園牧歌生活的心靈體驗。我用煤氣灶燒水,泡了杯普洱茶,搬來把藤椅,從書架上取出一本買了很久卻一直沒時間看的書,坐下來慢慢閱讀。屋外的陽光很燦爛,茶香書亦香,沉下心來閱讀一行行文字,有種久違的快感,好似給精神做了一次按摩。
正當我的文藝情緒逐漸發酵成陶淵明的時候,忽然敲門聲從外頭傳來。電力公司的電工到了,三下五除二解決了故障,簽字走人。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