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活到99歲,還思路清晰,精神矍鑠。有人向他請教長壽秘訣,他說自己做人有“三不”:“不鍛煉、不挑食、不嘀咕。”
鍛煉不鍛煉,我想因人而異。不挑食,粗糧雜糧都吃,大魚大肉會吃,青菜野菜都愛,其實是十分符合營養學的。至于做人“不嘀咕”,實際上代表了一個人的心胸。
看看現在媒體上介紹的百歲壽星,盡管他們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樣,有的生活起居很有規律,有的卻香煙老酒樣樣都來;有的早睡早起,注意鍛煉,有的卻一輩子與鍛煉無緣。可有一樣是有共性的,那就是這些壽星性格都十分樂觀,待人處世都很豁達。碰到了難事壞事,不是捶胸拍臀,哭天號地,而是很想得開。我想,這就是季老所說的,做人不嘀咕。
泰戈爾說:“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人生就是一場對種種困難無盡無休的斗爭,一場以寡敵眾的戰斗。”看看身邊的親人、朋友、同事、小輩,我覺得這句話不是詩人的武斷之言。我有一個老朋友,一輩子爭勝好強,事業家庭都很好,就是小孩子在他眼中不算爭氣。于是,他常常長吁短嘆,悶悶不樂。結果,身體狀況就不太好,這就是我們老百姓俗話所說的:“老子要爭氣,兒子要塞屁”。
其實,我知道他的小孩子也不是很不好,就是離老頭子的期望值有點距離。沒有考上重點大學,沒有找到很理想的工作。但是,如果是一個豁達的老人,“兒孫瑣事由他去”,兒子雖然不算有出息,但也能在社會上自立。那么,他的心情就會快樂起來。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碰到不如意、不愉快的事情,比如,想評職稱卻屢屢評不上;想謀一個位置卻一直未能如愿;昔日的部下如今成了自己的上司;在位時對自己百依百順的下屬,如今因自己退位就變臉了;好不容易積攢的幾個錢,在股市里都蝕光了;買房子存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房子漲價快;新買的汽車一上路就撞壞了;高高興興出去旅游,回家卻發現遭了竊;剛從銀行取了錢,出門就遭到搶劫……有的人,碰到這種倒霉事,郁郁寡歡,天好似塌了下來。心中嘀嘀咕咕,我怎么這么倒霉啊,我怎么這么命苦啊,我怎么落到這種地步啊……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