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公眾號:霧滿攔江(id:lwwuwuwu)
(01)
1895年,印度有個小盆友出生。
這孩子,打生下來就不對勁,被視為智力殘障者。所以可憐的他,讀書時被打慘了,抽耳光,被罰跪在滾燙的煤渣上,或是赤腳站立在冰塊上。可這孩子皮實,不管怎么揍他,他都歡天喜地、慈眉善目的對打他的人說一句:謝謝,如果你喜歡,咱們再嗨一輪。
等這孩子長大,就成了影響世界至今的思想大師。
克里希那穆提。
(02)
克里希那穆提,最有價值的名言,大概算是這一句:
教育的本質,是教會人們如何思考,而不是教會人們應該思考什么。
——思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的方法。
(03)
之所以說起克里希那穆提的教育金句,是因為在朋友圈里,轉過來幾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說個小學生,成績很棒,父母為了鼓勵他,就說:孩子,你如果再考一次全班第一,就給你買個手機。
嘔耶!小朋友歡呼雀躍,立即開始發憤。
沒多久測試,果然是全班第一。
成績單拿回來——父母頓時就炸了。
當著孩子的面,父母圍繞著該不該踐行對孩子的承諾,展開了激烈辯論。正方的觀點是曾參殺豬,做人守信,既然答應給孩子買手機,就應該買。反方觀點認為:手機會讓孩子分心,而且影響視力——雙方激辨,最后孩子輸了。
最終沒有給他買手機。這讓孩子困惑而又失落。
(04)
第二個故事,說一個少年,愛上一個女生。為了討妹子喜歡,少年替女生寫作業,把自己的飯錢省下來,給人家買辣條。可萬萬沒想到,兩人相親相愛處了一段時間,女孩突然告訴他分手——因為女孩的前男友,回心轉意了。
少年傷透了心。人和人,能不能多點真誠?少點套路?你既然不愛我,干嗎還吃掉我的辣條?
這兩個孩子,伐開心。
他們在生活中,遭遇到了沒有兌現的諾言。
從此不再輕信,轉而以懷疑的目光,打量這個世界。
(05)
許多孩子,在成長中都曾遭遇過欺騙,忍不住仰天長嘯,質問蒼天:
人和人之間,怎么會有這么多不肯履行的承諾?
為什么會有傷害人心的欺騙?
——思想大師克里希那穆提告訴我們:如果這樣想問題,你就死定了!
——正確的問題應該是,人類的一個承諾,有效期會持續多久?
(06)
以前有部電視劇,名叫《青瓷》。
但這個戲的題目起的不好——應該叫《欺騙》才對!
內容就是演一個善良少年,被成年社會騙慘了。悲憤之下,少年以騙對騙,向成年大騙子發起反攻——卻反遭成年人聯手對抗,竟爾被一群老男人,輾壓成狗的慘事兒。
這可憐的少年仔,打小沒爹沒媽,由姨父姨媽養大。成人后就跟著姨父學做拍賣生意。
姨父帶少年拿到了一幢斷尾大廈的拍賣推薦函,但推薦人寫了薦函后,就跳樓死掉了。
于是引來一個女主播——她是少年的大學同學,也是少年暗戀的女神——想要就此跳樓事件,采訪姨父做期節目。
姨父告訴少年:去,不管你用什么辦法,必須打消她的采訪念頭。咱們生意人,做人要低調,悶聲發大財。
少年硬著頭皮去了,申明姨父絕對不接受采訪,捎帶腳的向女主播求愛表白。
女主播不爽,當場拒絕了少年的表白。
一進門,少年頓時大吃一驚。
(07)
回到公司后,少年震驚的發現:
——女主播已經來到了姨父公司。
——攝像機、節目組各就各位。
讓少年拒絕采訪的姨父,此時人模狗樣,衣冠楚楚,站在鏡頭之前,正向女主播狂拋媚眼。
這一幕,把個懵懂少年,看傻了眼。
拜托姨父大哥,要點臉會死嗎?
你口口聲聲,聲明絕對不接受采訪。還給我下死命令,讓我不惜一切代價,打消女主播的采訪念頭——如今我做到了,付出的代價,是我那青春無辜的愛情!
過河拆橋,上屋抽梯!
我得罪女主播,失去愛情。而你卻出爾反爾,瞞著我打電話給她,公然接受采訪——請問姨父大哥,你這樣無恥,置我于何地?
少年怒了。
于是就有了一部電視劇。
(08)
然鵝,少年的姨父,為何會出爾反爾,坑害自己的外甥涅?
——其實事出有因。
原來,姨父拿到推薦函后,就去找管理方要求拍賣權。但是人家說:哎呀大哥,你看這事,給你寫推薦函的人,已經跳樓辣。會不會是你強迫人家寫了推薦函,逼得人家跳樓抗議涅?
如何證明你手中的推薦函,合法、合情、合理?
你必須要證明你的清白,讓所有人認可你。
而且你只有一天時間。
——當時這位姨父就抓狂了,短短一天時間,向所有人證明自己的清白。到底應該怎么做?
……好象……只能是……立即接受媒體采訪!
雞賊姨父當雞立斷,馬上撥打女主播的電話——在他自己看來,這樣做是合乎情理的。畢竟這是一個600萬進賬的大單,情況變了,你當然要因應調整策略。活人不能讓尿憋死,蠢人不能讓智商憋死,這有錯嗎?
……好象是沒錯。
可是那信任姨父的蠢萌少年呢?還有他的愛情呢?
——你終于意識到了,有時候所謂的欺騙,所謂背叛,不過是別人的利益調整,是別人因應時局而采取的策略。
(09)
利益調整這個詞,一般用在宏大的敘事中,改革就是利益調整……諸如此類。
啥叫利益調整涅?
就是把你盤子里的肉,撥拉到隔壁老王的菜盆里。
所以又有句話:改革就會有犧牲,有陣痛——但痛的是你,因為你盤子里的肉木有咧,被撥拉到隔壁老王的盆里。老王越吃肉越多,越吃越開心,他一點也不痛。
——其實,利益調整的非止國家。
——我們每個人,每時每刻,也都在做利益調整。
——都在有意無意之間,帶來他人利益的損失,或是期望落空的痛苦。
(10)
回到前面的故事,父母承諾給孩子買手機,為什么出爾反爾?
因為利益調整。
許下諾言,只為鼓勵孩子學習,沒想太多——但當孩子達到條件,父母不得不認真考慮了,毀棄承諾,肯定會傷害孩子。但如果買了手機,又可能讓孩子分心近視,此二者孰輕孰重?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橫豎孩子必然要遭傷害,那就選擇自己能夠接受的吧。
女孩明明不愛你,為什么還蹭你的零食?
因為利益調整。
誰規定的,吃你一口零食,人就歸你了?半根嚼剩的辣條,就想霸占人家終生,你未免也太會算帳了!女孩跟你在一起,并非是騎驢找馬,也非是填補空虛。所有的愛,都是真誠的——前提是,你必須要成長,始終是女孩心中那個最優秀的、最值得托付終生的。你不是,還埋怨人家跳槽,還給不給人家活路了?
正如電視劇《青瓷》中的雞賊姨父,他自詡聰明,舉重若輕,機智的調整策略,這是每個人每天都在做的事兒。似乎無可厚非——但又有多少人,在你的策略調整中,受到傷害?
這就是世界。
(11)
村上春樹說: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總有些魚要離開你,帶給你思念的感傷。總有些魚會游過來,吃掉你的辣條,連個謝字都不說,就搖頭擺尾而去。所有人都是在無法履行的承諾中長大,只因為你太弱小,所以總是利益調整的犧牲品。別人的機智,總是由你來買單,縱然是你鬧情緒,緬懷往昔,固執的渴望公正,也無改現實本身。
世界就這樣。
總是被犧牲——只因為太弱小!
必須強大起來,成為利益調整者。
(12)
自由是獨立的,不依附,不恐懼。
小孩子依附于大人,父母傾注再多的愛,也無改于這個現實。所以孩子總會遭遇到成人的諾言不肯兌現,感受到于謊言和背叛中成長的錯覺。而成年人,如果心靈不夠強大,依附他人,就必然會在別人的利益調整中,被犧牲,被迫承受別人策略調整的創痛。
誰的青春,不是驚心動魄?
誰的人生,不是險象環生?
正如克里希那穆提告訴我們的,我們經歷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經歷,在我們心中形成了什么。
——所有的經歷,愛、溫暖、欺騙或背叛,只是為了讓我們成為一個關注世界,從人性的角度思考問題的人。
愛是人的天然屬性。
但哪怕是愛,也會因應時局調整,帶給別人以不適——你改變不了一座山的輪廓,改變不了一只鳥的飛翔軌跡,改變不了河水流淌的速度。所以只是觀察它,發現它的美,就夠了。我們改變不了人性,但我們可以學會觀察人性。
觀察人性,觀察善與愛,觀察善與愛表達時的方式調整,以及這種調整帶來的天然傷害。
這時候,你就會明白了,為什么說慈悲是人性的至高智慧。人世間除了那些巨奸大惡,我們暫時不預置評——此外所有的一切,都摻雜著不得已的苦衷。太多的傷害是無意,更多的傷害出自無心。當我們感受到傷害之時,其實也正在傷害別人。非唯慈悲之境,無足以讓我們跳出自我,從人性的高度俯瞰蒼生。佛陀說:眾生皆苦,苦就苦在思考姿式不對。我們太多的關注于情緒的感受,而沒有掌握思考問題的方法。除非我們猛醒過來,回頭是岸,不是泥陷于情緒的苦傷之中,而是換個思維視角,審視苦傷情緒形成的人性癥因。這時候我們才會知道,人與人的相互傷害,不是必須的,也不是無可避免的,每個人不過是在做他們必然要做的事兒,而傷害在我們心里,只是自我的感受。洞悉這一點,進而俯察自我,就會心智大開,所有那些飽受欺騙困擾的孩子,終將走出做繭自縛的心,走向這遼闊無垠的天地,無寵無辱亦無驚,閑看庭前花開落。不去不留心無意,漫隨天空云卷舒。值此空明的自由智慧,才是我們每個人,苦苦尋覓的心靈福祉。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