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庸碌、擺脫平凡,幾乎是每個人的愿望,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卓爾不群,平凡是大多數人的寫照,我們不必為了轟轟烈烈而失了自己原本的幸福。
回首過往歲月,我們會明白:唯有生命平凡,才會體味到平凡的珍貴。對于大千世界,蕓蕓眾生而言,我們大多都是平凡之人,樂享平凡,安于平凡,在平凡中雕刻著自己獨有的幸福人生。
滄海桑田,世事變遷,那亙古不變的是“平凡”;斗轉星移,物是人非,那彌足珍貴的還是“平凡”。平凡,源于一顆超然物外的心,造就了一種清淡得讓自己陶醉的人生。這樣的人生沒有任何的轟轟烈烈,只有幾十年如一日的平淡,但卻散發著一種生存的神圣與尊嚴。
這個美好的世界是由太多平凡之人創造的,這不是普通的平凡,不是得過且過,不是虛耗生命,更不是可有可無的茍活,而是經過計劃,努力讓自己好好活著的“平凡”,是默默無聞,按著自己的軌跡演繹自己人生的“平凡”。
我們樂為平凡之輩而不落于平庸之流,我們不甘受辱,我們不會沉淪,我們平凡一生,才知道平凡的情感、事業、人生境界里,不僅有太多的酸甜苦辣,原來也有太多讓我們感動的幸福。
旭日陽剛的第一首原創歌曲《平凡的精彩》的歌詞是這樣的:“不埋怨命運不公,雖然會有很多生活的痛,拋開那過去種種,頂著壓力向前沖,曾經多少次失去,也曾有多少崎嶇,每一天看歲月匆匆。我依然,看見夢想在心中,我們相信每一段生活的簡單,藏著未來的燦爛,我們相信會擁抱夢想,活出平凡的精彩。”
然而,有多少人能領悟到平凡的真諦,有多少人能安于平凡回歸自我,又有多少人甘愿放下那顆躁動不安、搖擺不定的心?他們智慧的眼光逐漸被世事繁華所吞沒,一味盲目地追求名利,向往成為大眾的焦點,于是不停地作秀、不停地炒作,甚至不惜出賣自己的靈魂。待到洗盡鉛華,塵埃落定之時,曾經一切的華而不實都會飛灰湮滅,怎就一個“痛”字了得?
很多人為了成功,為了卓爾不群,不停地奔波勞碌,他們沒有時間欣賞生活中的美景,沒有時間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時間久了,他們便會生出一種寂寥空虛之心。其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卓爾不群,平凡是大多數人的寫照,我們不必為此而失了自己原本的幸福。安于平凡才能走好自己的路,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白芳禮生于1913年5月,故于2005年9月,享年93歲。他靠蹬三輪車成了為人民服務的勞動模范,也靠兩條腿拉扯大了自己的4個孩子,其中3個上了大學。這位老人在74歲以后的生命中,靠著一腳一腳地蹬三輪的微薄收入幫助貧困的孩子實現上學的夢想。可這一蹬就是十多年,直到他將近90歲。白芳禮蹬車56年,支教18年,將掙來的錢都用來資助貧困學生和公益事業,共計金額達35萬元,其中包括300多名大學生的學費和生活費。如果按1公里5角錢計算,老人奉獻的是相當于繞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勞累。
為了在車站前拉活方便,他索性挨著亭子搭了個3平方米的小鐵皮棚子,里面用磚頭搭了一塊木板算是“床”,棚頂上的接縫處露著一道道青天。夏天,棚里的溫度高達40攝氏度;冬天,放杯水可以凍成冰坨子。白芳禮就在這里面住了整整5年。
那年冬天,老人蜷縮在車站附近的一個自行車棚里,硬是給人家看了3個月的自行車,每天把所得的1角、2角、1元、2元的錢整整齊齊地放在一個飯盒里,等存滿500元時,他揣上飯盒,蹬上車,在一個飄著雪花的冬日,來到了天津耀華中學。人們看到,他的頭發、胡子全白了,身上已經被雪浸濕。他向學校的老師遞上飯盒里的500元錢,說了一句:“我干不動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這是我最后的一筆錢……”老師們全哭了。
白芳禮是一個極其平凡的人,平凡到幾十年如一日的蹬三輪車,但他安于這種平凡,享受這種平凡,甚至為這種平凡而自豪。他像堅守高地的戰士一樣堅守著他心中的追求,無數的人為這種平凡的堅守而感動。
人生要么埋沒于世俗之中,要么心定于安然之間。踏上平凡的人生之旅,從容前行,堅守屬于自己的路,然后樂在其中。也許會有荊棘坎坷,會有彷徨失落,但是心安事事安,如果內心不為此糾結不堪,不深陷其中,始終從容前行,那么一切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經歷了風寒陰霾的苦礪,才會破繭在陽光明媚的日子。繁華落盡是平淡,喧囂之后仍安詳。我們就可以在平淡與安詳里活出唯一的自己、瀟灑的自己、真實的自己!
人生要么埋沒于世俗之中,要么心定于安然之間。踏上平凡的人生之旅,從容前行,堅守屬于自己的路,然后樂在其中。
回首過往歲月,我們會明白:唯有生命平凡,才會體味到平凡的珍貴。對于大千世界,蕓蕓眾生而言,我們大多都是平凡之人,樂享平凡,安于平凡,在平凡中雕刻著自己獨有的幸福人生。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