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篇文章下方看到網友留言,很牛的那種,以下是留言內容。
我有個朋友在北京有30套房,他全部租了出去,然后自己就住在一個平房里。
他要求所有的租戶必須押一付一,交租金的日期,他也給規定好了,從每月的1號到30號依次排下去。
他每天的事情就是開著一輛帕薩特挨家挨戶地去收房租,收到的錢當天就花掉,燒烤,擼串,洗澡,唱歌...
錢花光了,然后第二天再去收下一家房租。
他常常請我擼串,并且時常抱怨:活得太累了,每天起早貪黑的,還沒周六周日,一個月頂多只能休一天。
我問他,你為啥不集中一兩天收掉所有房租呢,省得天天跑,再說現在網銀支付很快,干嘛非要跑上門?
他看了我一眼說,哥,你不懂,我媽說了,人不能閑著,一閑下來就廢了。
我沒這么土豪又勤奮的朋友,不過這話講得還是挺有道理的:人不能閑著,一閑下來就廢了。
1
人真的不能太清閑,閑則廢
人為什么不能閑著?
我講講身邊一個朋友的故事。
她大學一畢業就進了一家上市公司的分公司,員工不多,只有三個人,等她進去后正好可以湊一桌打麻將。
她們的領導長期在總公司上班,半年左右才來一趟,請大家吃飯,這里儼然成了總公司遺棄的地方,卻成了她們的天堂。
周末雙休,上班沒人管,工作沒硬性要求,更沒有業績考核等等,每天上班就是追劇、睡覺、聊天、購物、刷微博...
用她的話講,工作太閑了,每天不知道干什么,但工資照發,福利待遇也不錯,所以四五年過去了,沒有誰想過離開。
去年,朋友問我有沒有合適的工作給介紹,我驚愕,你那么舒服的工作要辭掉嗎?
她發了一個捂臉的表情,不是的,是總公司要準備在我們這城市撤了,這邊估計撐不到年底了。
因為是老同學,關系也不錯,我就幫她開始物色合適的工作,發了好幾個過去,結果都不行:不是工作不好,而是她覺得不能勝任。
這幾年過得舒服又清閑,她幾乎喪失了正常上班族的戰斗力,能力還停留在剛畢業的階段,但年齡卻已近三十,人至中年。
她說,以前總覺得自己的工作不錯,清閑又按時發工資,現在想想真是浪費了幾年大好的時光,可惜沒后悔藥吃了。
業精于勤荒于嬉,想讓自己優秀就只有靠勤奮,嬉戲玩樂的清閑日子只會讓人荒廢,最終被淘汰出局。
老祖宗的一些話,我們讀書時就在學,但只是會背,卻并沒有以此為誡。
為什么畢業幾年后,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會很大?
其實就是看在這幾年之中干了什么,有著怎樣的經歷。
在這黃金期,讓自己過得舒服的人,其實是在透支未來的自由;讓自己過得不舒服,折騰又奮進的人,日后將會越走越順暢。
未來想要有怎樣的生活,就取決于你今天是怎么過的,是閑著無所事事,還是不斷在折騰。
2
愛折騰的人,更容易成功
我為什么說,越愛折騰的人,比較容易成功呢?
首先,這樣的人有一顆不安于現狀的心,是想改變目前現狀的愿景,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前幾天,我看過一位讀者發的朋友圈,很有意思。
什么叫出路,出路就是走出去,多折騰折騰,活路就出來了;什么叫困難,困難就是總是將自己困在一個地方不動,那人生自然就難了。
我有一發小,關系很鐵,如今見面我就叫他胡老板,這家伙是一個很能折騰的人。
他高中學得是美術,后來考進了南京藝術學院,我就調侃他,趕緊給我畫幾幅,等你出名了,那可就值錢了。
他還真給我畫了幾幅,我也以為成為一個藝術家是他將來要走的路。
大四那年,他開始做起了培訓,教孩子畫畫,畢業后就和兩舍友開了一個工作室,事業有聲有色。
一年后,他竟然抽出股份不干了,自己開了一家奶茶店,我一度罵他腦子壞了,瞎折騰什么。
三年過去了,現如今他將奶茶店開了十多家分店,交給了一個總店長管理,自己則專心經營起了一家串串店。
喜歡折騰,是我給他設定的標簽。
我發現身邊很多的朋友,包括看過的一些故事和案例,都在說明一個道理:越是喜歡折騰,不安于現狀的人,會越來越自由,越來越成功。
馬云當年是在學校里當英語老師的,多好的工作,但他出來了,成立了海博翻譯社,創辦了中國黃頁,都不成功,最后折騰出阿里巴巴。
俞敏洪可是北大的老師,據說快評上教授了,因為在校外辦班賺課時費,被北大處分,后來他索性辭職,幾經折騰,創立了新東方。
褚時健褚老,74歲的時候還在監獄,出獄后本該好好安度晚年,卻選擇和妻子上山種植橙子,由一代煙草大王變身成了中國橙王,如今年近90依舊活躍在林海里。
腦筋不動會生銹,人不動會生病,人生也是如此,不折騰折騰,總是讓自己閑著,就會越來越艱難!
趁年輕,還是應該多奮斗、多折騰,整天抱著手機,失控的將是整個人生。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