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美國微軟公司通過對其200個分公司3.8萬名員工所作的一項調查得出結論:由于電子郵件、不良的通信條件及無意義的會議,使得其全球辦公室的員工平均每個工作周都要白白浪費掉兩天寶貴的時間。雖然這個結論不適用于每一個辦公室人士,但是我們都有必要反思:我們的辦公效率是否很高,我們的生命有沒有在無意義的事件中白白流失?
成功需要付出成本,時間是成本之一,珍惜時間就是節約成本。時間最有情,每人每天都是24小時。但時間又是最無情的,因為它只讓一部分人成功。很多人與成功無緣,這與沒有把握好生命的節奏有很大關系。
那么,我們的時間是如何流失的呢?撇開行政效率之類的原因不談,從個人的角度去分析,我以為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沒有做到日事日清。拖延是一種精神懶惰,今天的事如果拖到明天去做,事情的總量還是那么多,但耗費的時間卻可能雙倍。拖延,會降低我們的工作熱情,工作效率也會大打折扣。比爾·蓋茨說:“如果我要完成一件事情,我得立即動手去做,空談無濟于事!”這是很有道理的。日事日清,才會日清日高。讓我們記住謝覺哉說過的一句名言:最好不要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去幻想什么,而是在旭日東升的時候即投入工作。
沒有專注心。我的孩子去冰箱中取冷飲的時候,我總是叫他先把杯子放在冰箱旁邊的茶幾上,這樣他兩只手都是空的,一只手把冰箱門打開,另一手把冷飲取出,快速地倒入杯中,再放回冰箱,整個過程井然有序。而在此之前,由于手忙腳亂,他不是碰壞杯子,就是打潑了冷飲,而冰箱中冷氣也跑掉不少。類似的問題在很多成人身上也會出現。比如,有的人會一邊開車,一邊拿起手機打電話,結果,交警把車給攔下,如果發生車禍,那更是得不償失。生命是有限的,事事都做好是不切實際的。確定了人生目標后,就應當把精力都集中到如何實現目標上來,要學會用良好的心態和寬廣的胸懷去接受那些你改變不了的事情,多關注那些與目標相關并且你能夠改變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使每一分鐘都得到有效利用。
熱門專題: